[
{
rating: "none",
sourceUrl: "",
publishedTime: "2015-04-29T16:03:47+08:00",
links: {
comments: "http://zhuanlan.zhihu.com/api/columns/limiao/posts/20016343/comments"
},
author: {
bio: "公众号 threewatermiao 日本深度游",
hash: "3484f433b6b2ab66ad012910ae6ae48a",
description: "本人公众号 threewatermiao,日本深度旅行",
profileUrl: "http://www.zhihu.com/people/amuro1230",
avatar: {
id: "12a8e1ce5ad8060fddb93ae2df98028b",
template: "http://pic1.zhimg.com/{id}_{size}.jpg"
},
slug: "amuro1230",
name: "李淼"
},
column: {
slug: "limiao",
name: "李淼带你看日本"
},
topics: [ ],
title: "你的寿司百科全书(四)",
titleImage: "http://pic3.zhimg.com/273b97bd12e5e22d13e0aa775c1c970d_b.jpg",
summary: "隔了这么久,希望大家还没有忘记我呀。「你的寿司百科全书」系列,在前面三集中我们分别介绍了常见的鱼类、软体动物、贝类、虾蟹和其他甲壳动物等等。在这一期中,我们将介绍鸡蛋和植物在寿司中的应用。E,其他类寿司「其他」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分类法,可以…",
content: "
隔了这么久,希望大家还没有忘记我呀。
「你的寿司百科全书」系列,在前面三集中我们分别介绍了常见的鱼类、软体动物、贝类、虾蟹和其他甲壳动物等等。在这一期中,我们将介绍鸡蛋和植物在寿司中的应用。
「其他」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分类法,可以把我不知道如何归类的寿司食材,统统扔到这个「篮子」里。当然,除了那些你简单想一下就知道的蛋类、植物等等,也许还有一些你从未注意过的细节哦。
E1,鸡蛋(Tamago)
鸡蛋寿司中知名度最高的,应该就是「厚烧玉子」了。但除了它之外,是不是寿司中就没有其他蛋类的使用方式了呢?
E1.1 厚烧玉子・玉子烧(Tamago/Tamogo Yaki)
在很多「在寿司店里如何点餐」的文章里,几乎都会说「一开始点白身鱼才是行家的做法」。但其实从传统来说,第一个下单的应该是玉子烧。
在我以前在知乎上写的「从哪些方面可以判断寿司的优劣」的答案里,我列出了对寿司进行判断的几个方面:舍利(しゃり,米),种(たね,食材)海苔(のり),山葵(さび,芥末),紫(むらさき,酱油),茶(あがり),姜(がり,寿司姜)。除了厚烧玉子之外,其余大部分的食材都是通过选材和刀功来体现优劣的。唯独厚烧玉子,考验的是寿司师傅的调味、火候控制和操作的功夫。
具体关于厚烧玉子如何制作,这里就不重复了。为什么要「一开始就点玉子烧」的问题,其实这里面有个历史的传承。
江户的传统寿司店中,除了「厚烧玉子」之外,其实还有一种颇为类似的食材,叫做「玉 Gyoku」。与厚烧玉子不同,玉的做法更加复杂:在蛋液中混入碎鱼肉、高汤、调味料煎制而成。所以「玉」就成为了对店家操作技艺的一大考验。当客人点「玉寿司」时,几乎是在跟寿司师傅说「让我看看你的手艺如何吧」的感觉。当然,这其实有稍许的不礼貌。
到了现代,很多高级寿司店也停止了「玉」的制作,反而以「厚烧玉子」代之。然而,习惯却并没有改变,老派的食客们仍然延续着这样的传统,也留下了「从玉子开始,从玉子结束」的寿司点单习惯。
当然,不吃这一套的现代人其实也很多。根据日本朝日集团在2014年做的调查,日本人自己也并不是拘泥于传统的寿司点单方式--甚至连「开始一定要点白身鱼」这样被我国美食家们奉为「圣旨」的方式,日本的食客们其实也不会严格遵守。话说回来,吃寿司是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一件事,而不是吃给别人看来显示自己「很会吃」的表演,所以我觉得「自由自在地选择自己最想吃的食材」的做法,其实完全没有问题。
E1.1.1 厚烧玉子(Atsuyaki Tamago/Tamago Yaki)
在店里,厚烧玉子是这个样子的:
注意看,它的表面还用酱汁写上了「すし」的字样。很多较为讲究的寿司店,会用烙印或者手写的方式,在厚烧鸡蛋上加上本店的标志,以增加美观。厚烧鸡蛋与鸡蛋卷不同,它吃起来质地较厚实,不会有「水水」的感觉,而且口感较甜,所以也被很多食客当作寿司中的甜品来吃。
价格:★☆☆☆☆;口味:★★☆☆☆;常见度:★★★★★
E1.1.2 鸡蛋烧寿司 (Tamago Sushi)
鸡蛋烧寿司就是用厚烧鸡蛋来制作的寿司。说句题外话,我在国内曾经吃到过用「鸡蛋卷」做的寿司,过于丰富的汤汁和寡淡的味道实在是糟透了。
各家店家的手法不同,鸡蛋烧的质地软硬和味道也不尽相同。我个人比较偏好硬实的鸡蛋烧。
价格:★☆☆☆☆;口味:★★☆☆☆;常见度:★★★★★
E1.2 鸡蛋卷(Dashi Maki)
鸡蛋卷的全称应该是鸡蛋高汤卷(だし巻き玉子)与寿司店相比,鸡蛋卷在居酒屋中更为常见。鸡蛋卷味道偏淡,一般配菜会使用白萝卜泥。吃法是用筷子将鸡蛋卷切开,把萝卜泥放在鸡蛋卷上直接食用,或者蘸少许酱油。
价格:★☆☆☆☆;口味:★☆☆☆☆;常见度:★★★☆☆
E1.3 玉(Gyoku)
「玉」这样食材,很多时候并不会单独写在菜单上。有一些寿司店家会把它作为「玉子/玉子烧」的代用品,价格上会稍高一些。如果对它有兴趣的话,可以特意问一下店家。
价格:★★☆☆☆;口味:★★★☆☆;常见度:★★☆☆☆
E2,植物类
肯定你会问,「去寿司店吃菜干嘛!?」但其实不经意间,你已经在寿司店中吃了很多植物类食材。如果少了这些植物类的食材,寿司也会变的有些无趣了吧?
E2.1 豆皮寿司(Inari Zushi)
大部分人知道「豆皮寿司」这种东西,恐怕都是从《蜡笔小新》中得知的吧?
豆皮寿司可谓是寿司中的一个「异类」:它的「种」是包裹在米的外面的。一般来说,豆皮寿司只有中低档的寿司店中有,高档店中几乎很难见到。我曾经就在一家人均一万日元的寿司店中点过豆皮寿司,但是店主却哈哈大笑...
将炸豆腐在咸甜的酱汁中炖煮后,炸豆腐吸收了甘甜稍咸的味道。再将炸豆腐从中剖开,放入寿司米即成豆皮寿司。
在日语原文中,豆皮寿司写成「稲荷寿司」。保佑五谷丰登的神灵名为「稻荷」,在很多神社中也作为狐仙的形象出现。豆皮寿司在外形上仿照了「米俵」的形状,所以经常用来供奉稻荷神,以祈求稻谷丰收。不过每次我去供奉的时候,豆皮寿司往往被神社里的野猫吃掉了...
稻荷大神(母子形态):
米俵(用稻草秸秆捆扎而成,里面是收获的大米):
作案者神社猫(不可食用,前爪的肉球部分手感很棒):
当然啦,豆皮寿司中也有这样的萌货:
(轻松熊被斩首示众,表情充满了对将要被吃掉而离开这个世界的遗憾)
价格:★☆☆☆☆;口味:★★☆☆☆;常见度:★★★★☆
E2.2 海洋植物
在海洋植物这里,我们主要聊聊用作「种」的那些食材。
日本海产丰富,渔业捕捞时除了有鱼虾蟹类之外,也有大量的海洋植物。大部分我在国内没吃过,所以看到以后难免会觉得新奇。
E2.2.1 带籽海带(Komochi Konbu)
带籽海带在日文中写成「子持ち昆布」,所以第一次我看到的时候,还以为这是海带的籽...「海带竟然是卵生的?!」问过寿司师傅后,才知道这里的「籽」,其实是鲱鱼或者多春鱼产在海带上的鱼卵:
但是要特意去捕捞有鱼卵的海带,这确实也不太现实。于是现在在市场上流通的「带籽海带」,基本都是用海带和鱼子加工而成的「人工品」。鱼子在嘴中可以产生一粒粒脆鲜的口感,加上昆布的鲜味,别有风味。
常见:握寿司,醋腌小菜
价格:★★☆☆☆;口味:★★☆☆☆;常见度:★★★★☆
E2.2.2 海葡萄(Umi Budou / Kubire Zuta)
海葡萄的产地在冲绳和我国南方沿海、台湾,在寿司店中不是很常见。味道清爽,具有海苔的香味。但是看上去就有些糟糕了:
(密集恐惧症请酌情观看)
虽然名字叫做葡萄,但其本身并没有任何的葡萄或者水果的香甜,所以请不要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来点单。
常见:军舰卷
价格:★★☆☆☆;口味:★★☆☆☆;常见度:★★☆☆☆
E2.2.3 海发菜(Mozuku)
海发菜的口感会有黏液的粘糊糊、滑溜溜的感觉,但是味道比较鲜美。在台湾经常被当作发菜的代用品。
海发菜的主要成分含有大量的褐藻素,具有抗癌、抗氧化、促使伤口愈合等等功效,在日本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健康食品--尽管卖相并不好。
常见:军舰卷
价格:★☆☆☆☆;口味:★★☆☆☆;常见度:★★☆☆☆
E2.3 水果
嗯...水果寿司其实是诸多外国人研究日料后,创造出的「微创新日料」。当然,绝大多数的水果寿司不适合蘸酱油食用。
微创新日料中,干得最起劲儿的就是美国人和法国人了。美国人创造了知名度颇高的「加州卷」,以及各种淋着蓝莓、巧克力、柠檬糖浆的「花式太卷」。而法国人则把法式甜点捏成了寿司来卖:
E2.3.1 加州卷(California Roll)
加州卷的诞生,可谓是寿司史上的惨剧。
1963年,由于美国人那时还不习惯吃生鱼,于是在加州洛杉矶的一家日料店便想到了用熟蟹腿肉来制作寿司。但另一方面,由于卫生的原因,美国人也不喜欢用手直接制作的传统「握寿司」,于是日本师傅们便只能开始在不直接用手揉捏的卷寿司上想办法。
制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日本师傅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美国人以为裹在外面的烤海苔是「包装纸」,于是就像剥香肠的肠衣一样,吃之前都把烤海苔剥下来扔掉。于是日本师傅们又开始改造:把海苔换成烤芝麻或者鲱鱼籽,并且加入了加州当地的一些食材,于是便成为了今天的「加州卷」。
加州卷的标准配备应该是:鱈场蟹的蟹腿,牛油果,蛋黄酱,芝麻或者鲱鱼籽。随着美国人对于生鱼的接纳,以及三文鱼热的全世界流行,有些店面会把蟹肉换成三文鱼。但是在我国的大部分寿司店里,都变成了:淀粉蟹肉棒,黄瓜,蛋黄酱,鲱鱼籽。嗯,看上去差不多,可是黄瓜跟牛油果的口感可差远了啊。
加州卷在日本并不是很流行,很多店都不提供。但由于制作简单方便,在很多超市和便利店里的盒装寿司中反而很常见。
价格:★★★☆☆;口味:★★★☆☆;常见度:★★★☆☆
E2.3.2 东条卷 (Tojo Roll)
东条卷与加州卷的诞生经过非常相似,但在选材上又有少许不同:东条卷使用的是蟹肉、牛油果、菠菜和玉子烧,看上去更漂亮。时至今日,东条卷和加州卷已经基本混同,没有区别的必要了。
价格:★★★☆☆;口味:★★★☆☆;常见度:★★★☆☆
「这不就是我家楼下的紫菜包饭吗?!」你一定想要这么吐槽。是的,你说的没错。韩国的绝大多数「寿司」--也就是我们所谓紫菜包饭的由来,其实都是这样类似的「紫菜卷」,韩语称为Bapushikke。不过话说回来,韩国的一些紫菜卷寿司还真是...
「仰望星空派」的黑暗料理地位看来岌岌可危。
E2.3.3 水果寿司(Fruits Sushi)
不得不说,水果寿司是法国人带的头。我在法国吃过三文鱼芒果寿司,也吃过Nutella榛果巧克力酱番茄奶酪卷。嗯,那酸爽。
血橙芒果草莓卷:(Blood Orange Mango Ichigo Maki)
黑莓奇异果、芒果草莓、蜜瓜甜橙握寿司(Blackberry Kiwi Fruit Nigiri, Strawberry Mango Nigiri, Melon Orange Nigiri)
白兰瓜握寿司,蜜桔握寿司(Honeydew Melon Nigiri, Tangerine Nigiri )
黑莓奇异果香蕉覆盆子草莓蜜桔椰丝黄瓜卷(Blackberry Kiwi Fruit Banana Raspberry Strawberry Mandarin Orange Coconuts Cucumber Maki)
微凉的醋饭散发着酸甜适口的香气,与各种热带水果的浓密果香相融合,不用蘸酱油,就可以在口中会形成一种绝妙的违和感。如果配合传统的山葵和酱油一起,在店家独具匠心的精美瓷器中慢慢调和,用朴素温暖的筷子小心夹起一块,缓缓送入齿间...
...小清新们,咱们放过寿司好不好?
E3.3 蔬菜/腌菜
蔬菜在寿司中的应用并不多见,而且对于食肉动物的我来说,在寿司店里点蔬菜寿司,我其实是抗拒的。更重要的是,很多蔬菜都是我平时连看都不想看的...由于个人的好恶,对于蔬菜部分我就不打分了。
E3.3.1 秋葵(Okura)
秋葵是一种本身味道相当寡淡的蔬菜,而且生秋葵的断面会产生滑腻的黏液--而我是属于厌恶黏液的一派。但它也有个优势:好看。
秋葵纳豆军舰...做事儿能不能不这么绝?
价格:★☆☆☆☆;常见度:★★★★☆
E3.3.2 山药泥(Tororo)
与我国使用山药的方法不同,日本的山药基本上是削了皮磨成泥,加入酱油和生鸡蛋来生吃。生山药会产生大量的黏液,吃起来有「咬不断」的感觉。尽管味道上有一丝丝甜味,但总体来说口感还是让人不容易接受。
生山药含有大量的酵素,相比起煮熟后再吃,生的山药的保健效果据说更好。
常见:军舰卷,月见军舰卷(加一个生鹌鹑蛋)
价格:★★☆☆☆;常见度:★★★★☆
E3.3.3 黄瓜卷/河童卷(Kappa Maki)
每每看到黄瓜卷,我就会出现「啊,一切都完了」的感觉。曾经不止一次地跟朋友开玩笑说,黄瓜卷就是在高级寿司店里吃完以后,不太饱但是又囊中羞涩时的「安慰剂」。不论什么店,河童卷的价格永远都是价目表上最低的,有些店甚至会免费赠送。
就算卖萌也改变不了你仅仅是一根黄瓜的事实呀!
之所以叫做河童卷,也是因为「河童最爱吃黄瓜」这种莫名其妙的设定。据说很多日本人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去寿司店,从头到尾只吃河童卷吃到饱,但是大多数人都怕这样会激怒店主而没能成行。
价格:☆☆☆☆☆;常见度:★★★★★
E3.3.4 干瓢卷(Kanpyo Maki)
干瓢卷和河童卷,可以说是一对「低价寿司」的难兄难弟。干瓢是用一种类似于葫芦的植物果肉晒干而成,放在咸甜的酱汁中煮熟便成为了干瓢卷的种。如果你发现河童卷边上有一种棕色,形状与河童卷相似的卷寿司,那就是这货无疑。
与河童卷不同的是,干瓢卷有一定的味道,但人气却没有河童卷高。有些红色的干瓢卷,是因为其中加入了梅干肉所致。
真是人间惨剧。
价格:☆☆☆☆☆;常见度:★★★★★
E3.3.5 纳豆军舰/纳豆卷(Nattou Gunkan / Nattou Maki)
恶名在外的纳豆,想必我不用多说了。因为纳豆单调且无味的食感,一般会在纳豆寿司中加入秋葵、山药等等可以增加其「口感」的蔬菜,但它们都同属黏液类,号称「黏液三将军」。
常见:纳豆军舰,纳豆卷
价格:★☆☆☆☆;常见度:★★★★★
E3.3.6 茄子 (Nasubi / Oshinko Nasubi)
对我来说,茄子是蔬菜类寿司的例外。
用新鲜的小茄子,在盐醋混合液中简单腌制后,切成小条做成寿司种。这样的简单腌菜在日本被称为「新香(Oshinko)」。新香中最常见的就是娃娃菜、小茄子、萝卜和黄瓜,吃起来脆鲜而且有淡淡的甜味。这样的茄子做成寿司,虽不常见,但遇到了值得一吃。
除了新香茄子之外,也有用过油茄子来制作握寿司的。
价格:★☆☆☆☆;常见度:★★★☆☆
E3.3.7 泽庵卷(Taku An Maki)
泽庵卷的种是被称作泽庵的一种腌菜,将白萝卜用米糠和盐腌制而成。由于最初制作这种腌菜的人,是大名鼎鼎的禅师泽庵宗彭,因而得名。泽庵也是日本代表性的腌菜之一,上图中那种黄色的萝卜就是它。吃起来与我国的萧山萝卜干有相似的口感,脆韧咸鲜,但甜味要更淡一些。
用作寿司种时,泽庵(黄)经常与黄瓜(绿)、干瓢(棕)以及金枪鱼赤身(红)一起制作成「小卷套餐」,看上去很是漂亮--但是看看也就够了(想起了前同事号称请大家吃寿司,结果满桌子都是这个...)。
价格:★☆☆☆☆;常见度:★★★★★
E3.3.8 眼泪卷(Namida Maki)
眼泪卷是一种很感人的寿司:仅仅由米饭、海苔和芥末组成,吃了就会让人眼泪汪汪。根据店家的水准不同,有些是卷入了碎山葵的「真・眼泪卷」,但也有些就是往寿司里抹一些芥末的简易眼泪卷。
吃这个一般都是喝多了才干的事情,或者你想要「在纯净的味道中品评寿司米的优劣」。
价格:★☆☆☆☆;常见度:★★☆☆☆
E3,海苔(Nori)
其实我们吃寿司,最离不开的就是海苔了。无论是小卷、太卷、手卷还是军舰,海苔的质量和味道,会直接影响到成品的口感。可以说,海苔的重要性,其实与寿司米不相上下。
优质的海苔应该是这样的:口感一定要脆,薄厚均匀且适中,味道要香,有海苔的鲜味,而且不能太咸。我国经常可以见到的某力海苔,过厚,易碎而且鲜味不足;而大多数韩国的烤海苔,为了增加香气都会添加芝麻油,尽管足够脆香,但普遍太薄而且香味太冲--用来做茶泡饭倒是很赞。
寿司用海苔,在日本分为三种:浅草海苔、荒海苔和岩海苔。其中前两种是在海中养殖而成,岩海苔则是在海边岩石上野生,所以被认为品质较好。由于海水污染等等原因,海边岩石的野生海苔逐年减少,岩海苔的价格也在逐渐提高。
浅草海苔得名于它最初的产地:东京浅草。随着生产逐渐偏向海苔产地,在浅草已经没有海苔工厂了。另一方面,浅草海苔的原种,因为抵御污染的能力较差,已经成为了CR+EN级的濒危生物,所以目前在市面上流通的「浅草海苔」,普遍是用荒海苔制作而成的。
在寿司里使用的海苔,是将海苔整形晾干并烘烤而成的加工品,被称为「板海苔」。除了专门加工海苔的老店之外,一些寿司店也会自己烤制板海苔。
整形后晾制:
成品:
因为晾制和烤制时使用的是竹席,所以背面会留下竹席的痕迹:
嗯,没有了海苔的寿司,至少海胆、三文鱼子和蟹黄军舰都是不太容易吃了...
==========
下一期中,我将会把几种「怪物」介绍给大家。他们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其实别有风味:
有没有兴趣来猜猜这都是什么呢?
所以还是那句话,敬请期待下一篇《你的寿司百科全书》吧!
也欢迎各位新读者关注我的公众号: threewatermiao,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希望我的写作,能够让您的日本旅行更有目的,更有故事,也更有乐趣。
===========
好久没更新了,对不起大家。
这一篇不是写日本,而是我的老本行:金融。最近在跟出版社合作,写了一本关于理财的书。「国债327事件」的内容,也是这段时间重新梳理了一下,拿出来练练笔的材料。
毕竟跟我们的「日本游」内容隔得太远,所以各位如果对理财和金融没有兴趣的,当然可以跳过不看。我在这里写的,是想要批驳下甚嚣尘上的「因果报因论」:证券市场从本质上说,是严肃且公平的。它会惩罚那些无视规则和市场规律的赌徒,也会报答那些真正潜心研究且细心大胆的投资者。
关于新书,有了消息我会第一时间给大家消息的。敬请期待!
==========
一谈到国债327事件,我们抱着「看出殡不嫌殡大」的广大民众,总愿意抱着「政府阴谋论」、「因果报应」的心态去理解这件事情。动不动就说交易所玩政治,中经开偷文件,最后人在做天在看,发财的非死即牢。金融是严肃的,用看小说的心态去理解,这是不对的。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市场不进行利息补贴,仅仅实行保值贴补。由于有一年和两年贴补的区别,所以这个价格区间应该是 139.2 - 149.9 元。
元旦到春节的这段时间,国债327的持仓量猛增,而最高价格达到了148.45元--这反映了市场对于「利息补帖并且进行两年保值补贴」的方案并没有太高的预期,而倾向于「加息且一年保值补帖」,或者「不加息进行两年补贴」的可能性更高:这两种情况的价格区间上限均在149 - 150元附近。
此时我们复盘故事的主角,空方的主力,也就是各种传说中的悲情英雄--万国证券管金生便登场了。
---------
先还原一下管金生。
在流传的故事中,管金生做了一个「错误的预判」
1994年,国家宏观调控明确提出三年内大幅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措施,到1994年底、1995年初的时段,通胀率已经被控有所下调。而在1991-1994中国通胀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这三年里,保值贴补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万国证券管金生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补率不可能上调,即使不下降,也应维持在8%的水平。按照这一计算,当市价在 147-148 元波动的时候,万国证券果断做空,并主动联合辽国发成为了市场空头主力。
一、今日下午16:22分13秒以后“327”品种的所有成交无效,该部分成交不纳入计算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之内。
二、今日“327”的收盘价为违规交易前的最后一笔成交价151.30元。
三、对违规的会员公司,本所将在进一步查清有关情况后,会同有关管理部门进行严肃处理。
四、今日国债期货交易的清算,按调整后的数据办理。
五、明日国债期货交易本所有采取相应措施。
上海证券交易所
1995年2月23日
甲壳类的海鲜,可以粗略地分为「蟹类」和「虾类」,当然,这种分法并不科学,只是根据习惯。
在日本的市场上,供食用的蟹类不下十几种,而虾类更是琳琅满目。但归根结底,由于虾类蟹类食材的外观区别并不十分明显,所以这一部分的寿司,虽然卖相颇为相似,但其实从价格到味道上都有较大的区别。
D1. 蟹类(Kani)
在我国的海鲜市场上,最常见的恐怕就是河蟹(稻田蟹、大闸蟹),梭子蟹(花蟹、青蟹、肉蟹)这两大类了。但在日本的市场上,河蟹和梭子蟹,绝对算得上是「冷门品种」。
在日本的食蟹市场上,有三大蟹之称的是:鳕场蟹(Taraba Gani),松叶蟹(Zuwai Gani)和毛蟹(Ke Gani)。这三种虽不是「最高级」的食用蟹类,但已经代表了市场上的主流消费。自然,在寿司店里,这三种螃蟹及其加工产品也相当常见。
在食客们前往日本的「朝圣之旅」--筑地市场观光中,必然少不了多看几眼这些螃蟹吧?上面我们提到的三大蟹,它们是长这个样子的:
D1.1 鳕场蟹(Taraba Gani):
鳕场蟹也被称为帝王蟹,是因为其普遍偏大的体型而来。鳕场蟹的甲壳部分可以达到宽25cm,含脚长度超过1米的程度,而且全身甲壳坚硬,遍布隆起的小刺,颇具威武感。
鳕场蟹的外形最大特性是总共仅有4对足,八只脚。而其他常见蟹类普遍是十只脚。
生的鳕场蟹其甲壳呈紫色,而熟制后的甲壳变为大红色。在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煮熟后冷冻运输而来的鳕场蟹。鳕场蟹在日本国内最著名的产地便是北海道,而产自鄂霍次克海和阿拉斯加沿岸的鳕场蟹,在我国经常被冠名为「阿拉斯加帝王蟹」出售。
鳕场蟹的主要食用部分是腿。新鲜的鳕场蟹腿部肉质紧实富有弹性,而且有一定的鲜甜味道。而蟹壳内部的肉,因为加工时大都会剖开煮熟,所以几乎不用来食用。同样,鳕场蟹的蟹黄部分味道咸涩且口感较差,所以也很少在市场上见到鳕场蟹的蟹黄。
D1.1.1 鳕场蟹腿刺身
鳕场蟹的蟹腿肉质厚实,是名副其实的「蟹肉棒」。除了刺身之外, 也可以烧烤或涮锅食用。
D1.1.2 鳕场蟹握寿司
因为蟹腿肉质厚实,所以鳕场蟹也可以作为握寿司食材使用。在螃蟹寿司中,鳕场蟹腿算是中上等的贵重食材。
常见:烤蟹腿,蟹腿刺身,蟹腿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D1.2 松叶蟹(Zuwai Gani)
粗略来说,松叶蟹与鳕场蟹的外形颇为相似:类似于圆形的甲壳,以及长长的脚。但松叶蟹本身的特征是:
1. 有十只脚;
2. 甲壳上刺的数量较少;
3. 腿细长,且甲壳光滑,没有刺。
松叶蟹的个体比鳕场蟹要小一些。一般来说雄蟹的甲壳可以达到10cm以上,而脚长最大也达到了70cm。雌蟹的个体比雄蟹稍小。在市场上常见的也是加工过后的松叶蟹,分为全蟹和蟹腿两大类产品。
全蟹最自然的吃法就是直接撬开壳,像吃大闸蟹那样来吃。而很多居酒屋也提供烤松叶蟹:将蟹肉和蟹黄都剔好,然后盛在蟹壳里,放在炭火上烧烤,香味四溢。
进入冬季后,松叶蟹的味道愈发深厚,其甘甜的蟹肉口感和品质要远超鳕场蟹,但价格往往只有鳕场蟹一半左右。当然,除了腿肉,松叶蟹身肉和蟹黄也是重要的寿司食材。
在寿司店里,松叶蟹一般有以下做法可选:
D1.2.1 松叶蟹握寿司(Zuwai Gani Nigiri)
没记错的话,筑地市场内的几家寿司店都有这一种类。能够用来制作握寿司的松叶蟹腿一定要够大,所以相对少见。
价格:★★☆☆☆;口味:★★★☆☆;常见度:★★☆☆☆
D1.2.2 松叶蟹蟹黄军舰(Kani Miso Gunkan)
蟹黄军舰不一定都是用松叶蟹黄制作,有些地方也会使用毛蟹蟹黄,而且毛蟹的蟹黄量更大。与我们印象中大闸蟹那呈亮黄色或橙色的蟹黄不同,松叶蟹的蟹黄更类似于梭子蟹,整体呈棕褐色或灰绿色,但味道相当鲜美。
价格:★★☆☆☆;口味:★★★★☆;常见度:★★★★☆
D1.2.3 全松叶蟹烧烤/刺身 (Zuwai Gani no Kabuto Yaki / Zuwai Gani Sashimi)
蟹黄是松叶蟹的精华所在之一,所以无论是烧烤还是刺身,用松叶蟹的蟹肉蘸着蟹黄来吃,都是让人难忘的美味。即便寿司店里没有,你也可以在居酒屋或是海鲜烧烤摊找到。
价格:★★★★☆;口味:★★★★☆;常见度:★★☆☆☆
D1.2.4 松叶蟹亲子盖饭(Oya Gani Don)
亲子盖饭的意思是从长辈(蟹肉)到小辈(蟹黄蟹籽)都包括了的「残忍的盖饭」。嗯,夜里看这个确实有些残忍了。
仅在一些地区的少数店中有提供,一定要趁冬季去吃,人生中难得的美味。
价格:★★★★☆;口味:★★★★★;常见度:★☆☆☆☆
D1.2.5 这个犯规了...松叶蟹+三文鱼子军舰卷(Zuwai Gani to Ikura Gunkan)
不用说,就是好吃...如果店里没有,跟店主提出的话,加一些钱应该也可以做。
当然啦,如果你想加海胆(Uni)其实也可以哦。
价格:★★★☆☆;口味:★★★★☆;常见度:★★☆☆☆
D1.3 毛蟹
毛蟹作为三大蟹之一,是味道最为丰富的蟹种。但同时,因为它不像鳕场蟹和松叶蟹那样有长长的腿,所以很难剔出整块的蟹肉,并不太适合作为寿司食材食用。
日本食用毛蟹的时间较短:在1930年代之前,毛蟹都是用来搅碎当作肥料的。现如今,除了一部分品相较佳的毛蟹在市场上单只出售以外,大部分的蟹肉罐头也都是用毛蟹来制作的。
D1.3.1 蟹肉沙拉军舰(Kani Salada Gunkan)
蟹肉沙拉中一般使用松叶蟹的身肉或是毛蟹,但毛蟹更为普遍。用蛋黄酱和蔬菜、蟹肉和蟹籽制作的蟹肉沙拉,味道清新。在回转寿司中很常见,但高级寿司店中可能没有。
价格:★☆☆☆☆;口味:★★☆☆☆;常见度:★★★★☆
D1.3.2 蟹肉军舰 (Kani Gunkan)
蟹肉军舰里使用的一般是新鲜的毛蟹肉,虽不像鳕场蟹那样质地厚实,但毛蟹味道更丰富,具有类似于河蟹肉的细腻和海蟹肉的甘甜。
价格:★★☆☆☆;口味:★★★☆☆;常见度:★★★☆☆
D1.4 高脚蟹(Taka Ashi Gani)
高脚蟹是世界上最大品种的螃蟹,最大个体的含脚宽度可达3米。
因为原产于日本近海,所以在伊豆等地被当作特产料理来出售。虽然个头很大,但其实肉并不太多,而肉质比较接近鳕场蟹,味道寡淡但多肉。
价格:★★★★★;口味:★★★☆☆;常见度:★☆☆☆☆
D1.5 梭子蟹(Gazami / Watari Gani)
梭子蟹在日本几乎仅产自关西地区,所以在东京很出现。与毛蟹一样,因为剔肉的难度的问题,所以制作成寿司的情况很少。在关西的寿司店中,会有煮好的整蟹出售。
更为常见的是梭子蟹味噌汤(Kani Misoshiru),在很多寿司店中都有提供。
价格:★★★☆☆;口味:★★★☆☆;常见度:★★★★☆
D2. 虾类(Ebi)
在日文中,「Ebi」一词可以写成「海老」,或者「蝦」。虽然在中文中都称之为虾,但其实这两种汉字最初的用法是有区别的。
「海老」一般是指爬行的虾类,也就是龙虾:
而「蝦」是指在水中游动的虾类,比如对虾、青虾等等。
当然,现在混同的情况也非常多见。之所以要提这个,就是因为这两种「虾」,在制作寿司上有很大的区别。
D2.1 龙虾
因为外形漂亮,个头庞大,龙虾在日本属于「送礼用」的贵重食材。记得《樱桃小丸子》里就有一集,小丸子因为闹着要买龙虾,还在家里被狠狠教训了一顿。
D2.1.1 伊勢海老(Ise Ebi)
因为原产在伊势半岛较多,所以这种龙虾在日本被称为「伊势海老(Ise Ebi)」,自古以来就是高级食材的象征之一。在寿司店中,比较常见的有龙虾握寿司,龙虾刺身,当然也有龙虾汤。
与美国等地「保护动物」的斩去头部的龙虾杀法不同,在日本龙虾基本是从身子正中直接剖开。龙虾刺身有独特的弹牙感和鲜甜味道,肉质晶莹剔透,制作成握寿司也是上品。
价格:★★★★★;口味:★★★★☆;常见度:★★☆☆☆
D2.1.2 箱海老(Hako Ebi)
箱海老是伊势海老的近亲,但其身体呈方形,因此被称为「箱」海老。箱海老也是日本原产,产地是九州和日本本州西部,味道上和伊势海老无甚区别。
价格:★★★★★;口味:★★★★☆;常见度:★★☆☆☆
D2.2 牡丹虾握寿司/刺身(Botan Ebi Nigiri / Sashimi)
牡丹虾在日本是高级虾中最出名的一类,因为其颜色艳丽且肉质肥厚,在寿司店中普遍被用作握寿司和刺身的食材。
但事实上,牡丹虾并不是单一品种。在日本市场上,富山虾、南美赤蓑虾、卷腹蓑虾等等都在使用「牡丹虾」的名称流通。而为了作为区别,不同品种的虾经常被冠上「赤牡丹 Aka Botan」、「樱牡丹 Sakura Botan」、「春牡丹 Haru Botan」等等的商品名。但总体来说,其质量区别并不大,仅有冷冻虾和鲜虾的区别。
原种的牡丹虾与甜虾是近源种,同属鳕场虾类,所以其肉质甜度相当明显。而红牡丹属于车虾类,樱牡丹与春牡丹属于蓑虾类。日本近海的牡丹虾渔获期是晚秋到第二年初夏,但冬季的牡丹虾品质最佳。
价格:★★★☆☆;口味:★★★★☆;常见度:★★★★☆
D2.3 车虾握寿司/刺身(Kuruma Ebi Nigiri / Sashimi)
车虾身上有条纹状的花纹,在我国有些地方也被称为竹节虾、对虾。车虾与牡丹虾的季节几乎相反,渔获期从早夏一直到中秋。生食的甜度不如鳕场虾类,而加热后肉质的弹性有明显提高,所以大部分车虾在寿司中是加热后制作握寿司。
生食的车虾握寿司也不少见,但味道稍逊。
价格:★★★☆☆;口味:★★★☆☆;常见度:★★★★☆
D2.4 鬼虾/五月虾 (Oni Ebi / Satsuki Ebi / Ibara Moebi)
在我吃过的虾类寿司中,鬼虾可以说是最为惊艳的。
鬼虾原产鄂霍次克海和北日本海,是一种在寒冷深水中成长的虾,个体大小仅10cm左右,外形相当夸张:
这种虾的外壳边缘遍布尖锐的刺,而且甲壳比一般的虾类要坚硬许多。鬼虾最推荐刺身生吃,因为其甜度远胜于甜虾,而肉质的弹性和质感都是最上乘的。
有机会遇到的话,千万别错过。
价格:★★★★★;口味:★★★★★;常见度:★☆☆☆☆
D2.5 甜虾(Ama Ebi)
甜虾是日本市场上比较便宜的一种虾类,除本地捕获之外,很大一部分来自冷冻的进口渔产。比较鲜为人知的是,新鲜的甜虾其实没有甜味,而是要等到放置一段时间后,甜虾体内的蛋白质分解成为氨基酸后才会产生甜味。
甜虾在各种寿司店中都相当常见。因为甜虾是「抱卵类」虾,虾卵在孵化前都附着在雌虾腹部,所以一些店也会出售「抱卵甜虾(Komochi Ama Ebi)」,别有一番风味。
价格:★☆☆☆☆;口味:★★☆☆☆;常见度:★★★★★
D2.6 樱虾(Sakura Ebi)
樱虾是一种小型虾,颜色接近樱花的粉红色因而得名,是关东的特产。其渔获期从每年的樱花季节(4月)开始,直到初夏结束,大部分被制成干虾之外,在东京一些店里,新鲜的樱虾也会用来制作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D2.7 虾蛄,虾耙子,皮皮虾(Shako)
虾耙子在我国华北地区是「小海鲜一霸」,在日本因为其独特的清淡味道,在寿司店中也相当受欢迎。日本的做法是煮熟后用剪刀将体肉剥出来,刷上甜酱后做成握寿司。
虾耙子初夏时为产卵期,雌性体内有虾黄;而秋季的虾耙子肉质最肥。
价格:★★☆☆☆;口味:★★★☆☆;常见度:★★★★☆
D2.8 普通的「虾」Ebi
除了高级寿司店外,大多数中低档和回转寿司店中,并不会使用牡丹虾或者车虾来制作寿司。更多的情况,店家会选用一种品质中等,但价格便宜的「南美白虾」。
南美白虾属于车虾类,但并不像日本原产车虾一样全身遍布花纹,而是全身偏青白色。在寿司店里,一般用作蒸虾和虾肉沙拉来使用。
D2.8.1 蒸虾握寿司:(Ebi Nigiri)
将生虾蒸熟后除去头部和甲壳,仅保留尾部的壳。看上去煞是好看,也是握寿司中最为常见的品种之一。价格便宜,但味道也相对寡淡。
价格:★☆☆☆☆;口味:★★☆☆☆;常见度:★★★★★
D2.8.2 蛋黄酱拌大虾/虾肉沙拉(Ebi Mayo / Ebi Salada)
这两种东西其实都是用虾肉块/整虾与蛋黄酱拌在一起。蛋黄酱的味道可以增加虾肉的甘甜和润滑感,虽然不很健康,但确实是庶民的美味。
价格:★☆☆☆☆;口味:★★★☆☆;常见度:★★★★★
D3. 螃蟹饭(Kani Meshi)
把螃蟹饭单拿出来,是因为它虽然不算是传统寿司中的一类,但与散寿司有颇多相似点。更重要的是,螃蟹饭是北海道当地特产之一,所以如果有机会去北海道之旅的话,螃蟹饭是一定要试试的美食之一。
螃蟹饭使用的是煮熟的蟹肉,最常见的是将蟹肉剔出来后,在寿司饭上码放满满一层的「便当」。北海道的长万部(Osha Manbe)是螃蟹饭的发源地,当地把螃蟹饭做成火车便当,方便了北海道列车之旅的旅行者们。
长万部位于函馆和札幌之间,离洞爷湖也不远。
价格:★★★☆☆;口味:★★★★☆;常见度:★★☆☆☆
===== 小记 =====
虾蟹部分就此也算简单总结完了,但别忘了,我们还有一大部分没有写:其他食材。
其他食材看似没有海胆、鲍鱼、螃蟹、金枪鱼之类那样带劲,但如果没有海苔、山葵,没有鳄梨、鸡蛋烧,寿司的世界想必也会无趣很多。
所以还是那句话,敬请期待下一篇《你的寿司百科全书》吧!
也欢迎各位新读者关注我的公众号: threewatermiao,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希望我的写作,能够让您的日本旅行更有目的,更有故事,也更有乐趣。
京都这个地方,真的是一写起来,就停不住手呢。
跟大部分旅行圣地一样,京都也有四大样「特产」:
京果子(甜点),宇治茶,西阵织(织物),清水烧(瓷器)。
这一篇我们就来说说「茶」。
茶文化在京都兴盛,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要从日本的茶道的起源说起。
===== 茶禅一味 =====
与我们中文中所谓的「禅茶一味」恰好相反,日文中流传下来的说法是「茶禅一味 Cha Zen Ichimi」。这句话来自《山上宗二记》,是千宗易的弟子山上宗二所著的一本茶道的「百科全书」,其中不仅介绍了茶道的作法和参悟茶道的心得,更重要的是列出了当时日本所有著名茶器的所有者,以及对于茶器的评价。可以说,这是一本16世纪日本茶道的《The Whole Earth Catalog》。
说到了山上宗二,就要说到茶道与禅宗的关系。
山上宗二是豪商出身,茶道师承千宗易。千宗易(千利休)是号称日本茶道「天下三宗匠」中的首席,其他两位也都是富商出身的今井宗久和津田宗及。
(《寻访利休》中的千宗易)
千宗易一手开创了「侘び茶 Wabi Cha(草庵茶)」的形式,从此草庵茶便与奢侈铺张「高大上」的「豪华茶」分道扬镳,成为了桃山时代之后日本茶道,甚至是日本美学的基础,也由此奠定了「侘び寂び Wabi-Sabi」的经典地位。
作为如此集大成而又能开创新宗派的人物,千宗易的师承也是尤为重要的。千宗易的茶道师父是武野绍鸥,武野绍鸥师承十四屋宗悟和藤田宗理。而藤田宗理和十四屋宗悟的老师是号称日本茶祖的村田珠光。这位村田珠光既是茶人,又是禅僧。他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一休宗纯:
一休作为日本临济宗中知名的禅师,其言行也被弟子们一代一代地传承着。而村田珠光开始,流到了茶人这一支脉上的禅宗的思想,也在之后一代代地影响着茶道在日本的进化。从山上宗二的总结来看,茶禅一味的实际意义,是指「茶道其实与禅宗一样,追求的都是同样的境界: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舍弃小我,融入天地;寂静无为,方为正道」。
所以,历代的茶人,也便是在用茶道的方式,进行着禅宗的修炼。
而这些历代茶人和禅师,所活动的主要范围便是当时日本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京都。所以茶文化在京都的繁荣,其所植根的文化土壤,是日本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 京都的茶 =====
京都本地并不产茶,也不大规模加工茶。提到京都的茶,首当其冲的便是位于京都东南麓的宇治市。与其他日本产茶地相比起来,宇治的历史犹为悠久,而「宇治」一名,在日文中更是成为的「绿茶」的代称。著名的甜品「宇治金时」中的「宇治」,便是一例。
宇治自14世纪起,便在当时的贵族阶层大力推动下,开始了大规模的茶树种植。在千宗易的指导下,宇治的碾茶工艺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了「抹茶」的特供材料。
「碾茶 Ten Cha」,不仅仅是一种加工茶叶的方法,而是从培育、采摘到熟制的一整套流程。
用我国绿茶的传统加工方法举例:我国的绿茶加工普遍分为四个阶段,采摘-杀青-揉捻-干燥。而用作碾茶的茶叶,从采摘之前的20-30日,便用竹帘覆盖住茶株,以便减缓单宁的形成,增加茶汤中的茶氨酸含量,使茶汤中涩味降低同时鲜度增加。
碾茶的杀青、干燥等工序也与我国目前的手工炒制/滚筒炒制方法不同,而是沿用了源自唐代的「蒸茶」技术。将采摘下的茶叶用高温蒸汽蒸熟后,不经揉捻,直接风干后用茶臼舂碎,此时的成品被称为「碾茶」。将碾茶再用石磨细细研磨,便得到了我们平时见到的「抹茶」:
然而,除了「抹茶」之外,在日本茶道中还有另一类品茶的方法:「煎茶」。煎茶其实更类似于我国的「沏茶」,是将熟制后的茶叶在热水中浸泡的品茶方法。这一类茶中的最高级茶品,被称为「玉露 Gyokuro」,19世纪时在宇治发明,时至今日仍然是煎茶中的上品。
玉露的制茶方法,其实源自于「碾茶」。在采摘前2-3周将茶株用黑布或者竹帘覆盖,蒸制。但比碾茶多一步「碾揉」的工序,所以在成品上与我国的 「龙井」颇为类似,但由于使用的是蒸制而非炒制,所以叶色更绿,汤色更艳,回甘更为明显。
所以我想,既然是要说京都的茶,那么碾茶和玉露,抹茶和煎茶,其实我们都不容错过。
===== 购物的茶道之旅 =====
既然你们都喜欢买买买,那也没办法啦。5月上旬前后,正是日本新茶上市的时间,所以一上来先把「老铺」们介绍给大家:
宇治市有几大茶商,其中大家有所耳闻的几家都集中在车站附近。
「伊藤久右卫门」,「中村藤吉本店」,「福寿园/福寿茶寮」,这三家是综合了煎茶和抹茶的茶商大厂。品茶、茶点、购物一应俱全,而福寿茶寮甚至还提供茶园体验,可以参与简单的抹茶和煎茶的生产过程。这几家基本上可以满足一个对茶道不甚了解到有些兴趣的旅行者的全部乐趣体验。
而犹为被大多数旅行者津津乐道的,就是各家提供的以抹茶为原料的甜品。毕竟是旅行嘛,也许甜蜜的味道更适合此时的心情。
当然,各店也有推出季节限定品,比如伊藤久右卫门的春季限定樱花抹茶大福:
除了这些名店之外,在平等院表参道上,也有一家接一家的茶业老铺,从购物到茶文化特色的美食饮料甜品,都别有风味。去旅行的各位可以参考这个地图:
这里特地来介绍表参道上的几家:
1. ますだ茶屋(增田茶屋)
这家就位于平等院的大门口,是一家创业90年的玉露老铺。店里的抹茶冰淇淋乃是今治市里我吃过口感最为浓密的一款:不仅仅是用了抹茶口味的冰淇淋,而且在成品上还会厚厚地撒上一层抹茶粉,非常过瘾。喜欢甜美奶香和浓重抹茶味道的人一定要尝一尝。
2. 表参道上的老店,高村三光园
高村三光园创业于1919年,招牌并不是很醒目,而且位于表参道上,名店伊藤久右卫门的邻家... 所以可能游客会觉得这里有一丝无趣,甚至是忽略这家店面。但其实作为茶业老铺,高村三光园是为数不多在宇治周边仍然保有自家茶园的一家店面,完全的自产自销,所以店里的茶的品质,绝对是无可挑剔的。店外可以看到几台钢磨在加工抹茶,里面就是店里的品茶位,可以在日式围炉边上慢慢品茶。
3. 稻房安兼
稻房安兼创业于1717年,到今年已经有了298年的历史。这样一家堪称活化石的店面,就不声不响地坐落在表参道的中段。
这家店以制作茶团子(茶だんご)起家,一直延续到现在,可见他家的茶团子必然不同凡响。因为有着上百年的点心制作经验,所以他家的其他点心也值得信赖。
当然,宇治的茶业店铺实在是太多,无法一一推荐,作为补充,各位可以从这个地址下载宇治市历史名胜的旅行地图:
http://b-omotesando.com/map-f.pdf
===== 后记 =====
下一篇中,我们来聊聊更为深沉的「茶禅一味」之旅,从寻历禅宗、茶道先人们的足迹开始,到走访「真正的名茶产地」,远离观光人群,更深地玩味这个属于茶和禅的京都。敬请期待!
敬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threewatermiao,或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带您体会不一样的日本游。
", url: "/limiao/19979986", state: "published", href: "/api/columns/limiao/posts/19979986", meta: { previous: null, next: null }, commentPermission: "anyone", snapshotUrl: "", canComment: true, slug: 19979986, commentsCount: 21, likesCount: 287 }, { rating: "none", sourceUrl: "", publishedTime: "2015-03-16T18:48:34+08:00", links: { comments: "http://zhuanlan.zhihu.com/api/columns/limiao/posts/19977064/comments" }, author: { bio: "公众号 threewatermiao 日本深度游", hash: "3484f433b6b2ab66ad012910ae6ae48a", description: "本人公众号 threewatermiao,日本深度旅行", profileUrl: "http://www.zhihu.com/people/amuro1230", avatar: { id: "12a8e1ce5ad8060fddb93ae2df98028b", template: "http://pic1.zhimg.com/{id}_{size}.jpg" }, slug: "amuro1230", name: "李淼" }, column: { slug: "limiao", name: "李淼带你看日本" }, topics: [ ], title: "你的寿司百科全书(二)", titleImage: "http://pic1.zhimg.com/54a5a89e7e7e10f23e1962111b4c39e1_b.jpg", summary: "本文是这一系列的第二篇,我们来写寿司中的软体动物和贝类。错过了第一篇鱼类的朋友们,可以从公众号的历史消息中找到上一篇的内容。
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我们今天的内容:
软体动物和贝类,因为其与鱼类迥然不同的口感,以及各不相同的滋味,在寿司中扮演的角色相当丰富,分类也尤其复杂。
C1. 乌贼类(Ika)
对于大部分与海产品打交道并不多的人来说,乌贼、章鱼、墨斗、鱿鱼、八爪鱼、花枝等等的名字,大家往往搞不清楚说的是什么。简单来说,这一类长得好似外星人的生物,可以被粗略地分为「乌贼」和「章鱼」两大类。
乌贼和章鱼的明显区别有三:
1. 乌贼是10条腿,章鱼是八条腿。所以八爪鱼指的是章鱼,而印象中有两条长长的「触须」的生物,是乌贼。
2. 乌贼体中有软骨,而章鱼则没有。
3. 乌贼的身体和脚有明显的分界线,而章鱼则是自然过渡的。
除了右下角的章鱼以外,其他的都是乌贼类。当然啦,我们的重点还是在寿司上,所以来看看几种乌贼吧:
C1.1 真乌贼/鯣乌贼(Surume Ika)
鯣乌贼在所有的乌贼中最为常见,也具有最多的加工制法。因为渔获量最大,所以在日本也被叫做真乌贼(真イカ Ma Ika)。
真乌贼的特性是体质较为坚实,大部分的真乌贼都被用来做烤鱿鱼,制作鱼干或者腌菜,而寿司店中也经常把它当作低级食材使用。
C1.1.1 真乌贼寿司(Ma Ika Nigiri)
真乌贼寿司基本上是寿司店最常见的品种之一,吃法除了蘸酱油以外,也可以让店家撒柠檬汁和盐(Lemon to Shio),或者柚子盐(Yuzu Shio)来吃。
常见:烧烤,刺身,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1.1.2 盐辛军舰卷(Shio Kara Gunkan)
对于不知道「盐辛」是何物的读者,请参考我在知乎的答案:有哪些食物是在国内开始吃不习惯或者没吃过,但是到了国外之后非常爱吃或者逐渐适应了? - 李淼的回答
盐辛的味道浓重,而且流动性比较强,一般会做成军舰卷。对于习惯而且喜欢的人来说,这东西有不亚于海胆的甜香。
常见:军舰
价格:★★☆☆☆;口味:★★★☆☆;常见度:★★★☆☆
C1.2 红乌贼(Aka Ika)
红乌贼在日本有两种,一种是枪乌贼的分支,体型较小,我们在下面介绍。另一种则是体长在50cm-200cm的大型乌贼,肉质肥厚,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红乌贼(赤イカ)。红乌贼因为肉质厚,经常被当作刺身的原料,肉质有淡淡的甜味。
常见:刺身,乌贼面,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1.3 枪乌贼(Yari Ika)
枪乌贼的外形与墨乌贼类似,但身体颜色偏白透明,体质柔软,口感上强于墨乌贼。但对于吃不惯的人来说,嘴里会有「嚼橡皮」的感觉。枪乌贼的时令是每年冬季,味道会有明显变甜的感觉。另外,枪乌贼有红、白两种分类,但实际上的味道区别不大。
常见:刺身,乌贼面,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1.3.1 乌贼脚(Ika Geso)
乌贼脚一般会选用肉质软嫩的枪乌贼,但也有例外。与乌贼肉不同的是,乌贼脚的口感更佳脆嫩。如果炙烤(Aburi)一下的话,味道会更香。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1.4 纹甲乌贼/甲乌贼(Mongou Ika/ Kou Ika)
纹甲乌贼一般来说被认为是甲乌贼的一种,但大多数东京的寿司店中会用「紋甲」或者「紋甲イカ」来指代这一种类。纹甲乌贼的肉质相当厚实,为了美观同时更好地吸取调味料的味道,很多寿司店会在纹甲乌贼上打上漂亮的花刀。秋冬季节的纹甲乌贼肉质最佳。
常见:刺身,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1.5 莹光乌贼(Hotaru Ika)
莹光乌贼的体型非常小,身体半透明至全透明,因为在黑暗中会发出淡淡的莹光而得名。除了刺身之外,有时也会用煮过的莹光乌贼制作寿司。一般来说,春季的莹光乌贼味道最佳。
常见:刺身,军舰卷
价格:★★☆☆☆;口味:★★★☆☆;常见度:★★★☆☆
C1.6 煽乌贼(Aori Ika)
煽乌贼在国内也被称为大王乌贼,因为在常见乌贼中它的体型较大(50cm左右)。在所有乌贼品种中,煽乌贼的价格属于比较高的品类,每年初夏时节是煽乌贼最适合食用的季节。
煽乌贼的肉质肥厚,甜味明显,人气很高。一些中低档次的寿司店没有备货。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1.6.1 乌贼海胆/乌贼三文鱼子(Ika Uni/Ika Ikura)
一些寿司店中,为了增加乌贼甜鲜的口感,会在乌贼握寿司上加一块海胆或者三文鱼子,这种寿司被称为乌贼海胆/乌贼三文鱼子。味道就是简单粗暴的「好吃」...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2. 章鱼类
用来制作寿司的章鱼几乎全部是蒸熟/煮熟的,我自己没吃过生章鱼寿司,但是在韩餐中吃到过活章鱼,吸盘吸在嘴里的感觉其实有些疼。当然,下酒菜中的「芥末章鱼」也有用生章鱼的。
熟制后的章鱼不仅仅肉质变得更紧实富有弹性,而且还有一种明显的鲜甜味道。与乌贼那种「嚼不烂」的口感不同,章鱼的口感更软,也许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
与乌贼不同的是,乌贼主要的食用部分是「头」,而章鱼主要的食用部分是「脚」。
C2.1 章鱼刺身(Tako Sashimi)
章鱼刺身其实也是很多寿司店中提供的品类。
章鱼本身的肉质富含氨基酸,所以作为刺身来吃的本身味道也相当丰富。
价格:★★☆☆☆;口味:★★☆☆☆;常见度:★★★★☆
C2.2 章鱼寿司 (Tako Nigiri)
章鱼寿司因为本身就已经是熟的了,所以一般不建议炙烤。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2.3 芥末章鱼军舰卷(Tako Wasabi/Tako Wasa Gunkan)
芥末章鱼作为下酒菜,其本身鲜甜脆嫩的口味相当受人喜爱。做成寿司的芥末章鱼与下酒菜其实无甚区别,当然,在寿司店里喝啤酒或是烧酒的时候,其实也很合适。
常见:军舰卷
价格:★☆☆☆☆;口味:★★★☆☆;常见度:★★★☆☆
C3. 海胆
海胆这个词写出来,就觉得口水在分泌...海胆的种类很多,用作刺身的主要有三种:马粪海胆,红海胆,紫海胆:
1. 马粪海胆(Bafun Uni)虽然名字难听,但其实是我们吃到的最常见海胆。马粪海胆从日本近海、朝鲜半岛、我国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均有分布。它的外形与概念中有长长的刺的海胆不同,而是类似马粪的形状,因此得名。如果你印象中的海胆是橙色的,那么你吃的就是马粪海胆。
马粪海胆的产地不同,味道也会有一定的区别。日本国内来说,北海道产的虾夷马粪海胆(Ezo Bafun Uni)被认为是马粪海胆中的最高品质。
马粪海胆也是人工养殖中最常见的品种,在我国辽宁等地已经有大量养殖渔户。国内日料店中吃到的海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养殖并且冷冻的产品,质量与野生鲜活海胆有很大的差异。
2. 红海胆(Aka Uni)的外表呈现紫红色,从侧面看是扁平状。它的食用部分是淡黄色或明黄色,与马粪海胆有明显区别。红海胆原产于日本近海,它的味道比马粪海胆更加深厚,鲜甜味道明显。因为产量稀少而且品质出众,属于最高品质的海胆。
红海胆的时令是6月底到10月初。
3. 紫海胆(Murasaki Uni)是日本市场上海胆中较常见的品种,生长于温带海洋中。它的外壳呈紫黑色,有长长的刺,食用部分的颜色与红海胆类似呈黄色,但颜色更淡。紫海胆的味道并不像红海胆一样有明显的鲜甜感,但后味和在嘴中的回味更明显。
根据地区不同,一些地方也会把紫海胆叫做黑海胆(Kuro Uni)。紫海胆的品质本身不稳定,适宜食用的季节是2月至5月底。北海道产的紫海胆品质要优于马粪海胆。
所以说海胆颜色越浅,品质越高级,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回顾一下题图的话,你可以看到左侧的是红海胆,而右侧有明亮橙色的就是马粪海胆。
C3.1 海胆军舰(Uni Gunkan)
海胆因为本身软嫩,容易被破坏形状,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做成军舰卷或者散寿司。根据海胆的品种不同,价格也有较大的差别。图中的是红海胆。
价格:★★★☆☆;口味:★★★★★;常见度:★★★★★
C3.2 海胆寿司(Uni Nigiri)
做成握寿司的海胆一般受限于两个条件:外形完整,尺寸要大。所以海胆握寿司相对少见,在高级店里可以问问师傅是不是能做。
价格:★★★★★;口味:★★★★★;常见度:★☆☆☆☆
C3.3 海胆三文鱼子(Uni Ikura)
这种组合堪称经典,因为三文鱼子和海胆的味道各不相同,而且都属于后味浓重的食材。所以放这两种食材在一起的吃法,明显不适合刚刚开始吃日料的朋友,但对于已经习惯于这两种食材的食客来说,别有一番情趣。当然,价格也是不低的。
常见:军舰,散寿司,海鲜饭
价格:★★★★☆;口味:★★★★★;常见度:★★★☆☆
C4. 贝类
如果是分类比较细致的寿司店的话,贝类寿司几乎能占据1/3左右的菜单。不仅仅是贝类的品种,同一品种的贝类使用的部位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叫法。这里我们主要列几种最常见的。
C4.1 扇贝类
扇贝是我们日常经常见到的海鲜品种。在寿司中,扇贝主要食用的是两部分:贝柱(在我国也被称为瑶柱、带子、鲜贝),以及壳内的裙边。
C4.1.1 帆立(Hotate)
中高档寿司中最为常见的部位。肉质肥嫩多汁,鲜甜可口。高档店一般会活贝去肉,所以鲜度相当高。
常见:刺身,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4.1.2 黄油烤扇贝(Hotata no Bata Aburi)
这个在大部分的寿司店的菜单上没有,但是提出来的话,师傅是可以给做的。在帆立寿司上放一小块黄油,再用喷枪将其轻轻融化,散发出来的奶香与扇贝香气会马上涌入你的鼻腔。
价格:★★★☆☆;口味:★★★★☆;常见度:★☆☆☆☆
C4.1.3 扇贝裙(Himo/Hotate Himo)
与帆立相比,属于较低价的部分。口感上更韧,而料理方法也会有生熟两种区别。最常见的形态是蒸熟后刷上甜酱,或者直接用酱汁煮熟。
常见:军舰
价格:★★☆☆☆;口味:★★☆☆☆;常见度:★★★★☆
C4.1.4 海菊(Umi Giku)
海菊是一种类似于扇贝的贝类,吃法与扇贝类似。但因为海菊完全为野生品种,所以味道更鲜甜。相当少见,遇到了不要错过。
常见:怎么吃都行,但只有握寿司比较不浪费
价格:★★★★☆;口味:★★★★★;常见度:★☆☆☆☆
C4.2 蛤蜊/煮蛤蜊(Hamaguri/Ni Hamaguri)
蛤蜊在我国一些地区的用法是贝类的统称,但在日语里单单指代的是文蛤。常见的文蛤大小基本上在3-5cm左右,不适合做成寿司。所以在寿司店里用的是个头很大的文蛤,肉质肥厚。做法常见的是煮熟后抹上甜酱汁或者酱油,喜欢吃贝类的朋友可以尝尝看。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4.3 平贝(Taira Gai/Taira Gi)
平贝在我国被称为牛角蛤,属于比较少见的贝类。体型巨大肉汁丰富,在口感上与大扇贝相类似,而味道更鲜。虽然价格较高,但值得一吃。
常见:刺身,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4.4 北极贝(Hokki Gai)
北极贝在国内吃到的场合基本都是日料刺身,特点是做熟的贝尖的尾端部分呈橙色或红色。肉质富有弹性,口感较好。
在中高档寿司店中,北极贝基本上是活贝,所以尾端部分呈黑褐色,味道有明显的甜味。
常见:握寿司,刺身
价格:★★☆☆☆;口味:★★★☆☆;常见度:★★★★★
C4.3 鸟贝(Tori Gai)
鸟贝也是寿司店中人气相当高的品种之一,因为储存和运输方便,在全部店中几乎都是活贝取肉。寿司师傅一般会把肉往案上一摔,让顾客看看尚在颤动的贝肉。虽然有一些微苦,但口感清脆而且味道较鲜,别有风味。
常见:握寿司,刺身
价格:★★★☆☆;口味:★★★☆☆;常见度:★★★☆☆
C4.4 赤贝(Aka Gai)
赤贝在我国北方地区被称为毛蚶或血蚶,而在市场上有时会把大型的个体独自称作「赤贝」。
赤贝肉根据季节不同,颜色会有橙色到鲜红色的区别。其独特的脆嫩口感和鲜味,使它在很多寿司套餐(Omakase)中都有一席之地。根据品质不同,价格也会有所浮动。生吃会有感染血吸虫和肝炎的可能,所以除供寿司用的新鲜品之外,几乎全部的赤贝都是煮熟或蒸熟后食用。
常见:握寿司,刺身
价格:★★★☆☆;口味:★★★☆☆;常见度:★★★★★
C4.5 青柳贝
青柳贝与文蛤相类似,但壳壁较薄,外号叫做傻瓜贝(バカガイ)。
C4.5.1 青柳(Aoyagi/Baka Gai)
青柳的肉质与北极贝相似,在我国的一些寿司店中经常被剖开后当成北极贝出售。本身味道寡淡,价格便宜。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4.5.2 小柱(Ko Bashira)
小柱是青柳贝的贝柱部分,因为经常活动,所以口感上较有韧性,比帆立要耐嚼,而味道也比青柳贝肉更深一些。
常见:军舰
价格:★★☆☆☆;口味:★★★☆☆;常见度:★★★★☆
C5. 鲍鱼
鲍鱼一直以来都是高级食材,所以在寿司中也价格不低。在日本市场上常见的鲍鱼基本上有这样几类:
黑鲍,Kuro Awabi,原产日本本州岛附近,市场公认品质最高的鲍鱼。
虾夷鲍,Ezo Awabi,也被叫做北海道鲍鱼,产于北海道地区,品质上比黑鲍稍差。
南非鲍鱼,因为滥捕现在产量已经明显减少,品质比黑鲍低,但优于澳洲鲍。
澳洲鲍鱼,Victoria Awabi,与亚洲地区鲍鱼相比肉质较软,味道较淡,但个头较大,属于中等食材。
寿司店中一般不会明确写出鲍鱼产地,但如果是黑鲍的话,作为宣传也会在店内标出。
C5.1 鲍鱼寿司(Awabi Nigiri)
根据鲍鱼品质不同,鲍鱼肉本身的鲜度和甜味也有所区别。我本人不是鲍鱼粉。
常见:握寿司,刺身
价格:★★★★☆;口味:★★★☆☆;常见度:★★★☆☆
C5.2 鲍鱼肝寿司(Awabi to Kimo no Nigiri)
在一些高级店里,鲍鱼会与鲍鱼肝一起做成寿司,以增加鲍鱼的风味。如果菜单上没有的话,问下师傅,在高档店里也许可以做。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6. 牡蛎(Kaki / Ma Gaki)
牡蛎在日本全境都有出产,最有名的是广岛(Hirojima),宫城(Miyagi),三重(Mie)和北海道(Hokkaido)。北海道和三重的牡蛎产量虽然少,但因为个大味美,在生食品种中属于上品。
因为牡蛎本身味道相当鲜美,所以作为刺身吃更为合适。同时因为牡蛎体质较软,所以大部分寿司用牡蛎都会对牡蛎肉表面简单加热固化一下。
牡蛎也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的食物,所以在日本的习惯是仅在冬季生食牡蛎。
常见:刺身,握寿司,军舰
价格:★★★★☆;口味:★★★★☆;常见度:★★☆☆☆
C7. 螺类
螺类的肉质比贝类较粗,且更有韧性。作为烧烤和刺身的情况比较多,而较少用来制作寿司。但因为其独特的口感,海螺寿司也有相当多的爱好者。
C7.1 荣螺(Sazae)
荣螺与一般海螺的外形有明显差异,它的个体是这样的:
荣螺虽然算是中高档食材,但肉质厚实较硬,在寿司中并不是主流食材,反而是烧烤中比较多用。
常见:壶烧(带壳烤),军舰
价格:★★★★☆;口味:★★☆☆☆;常见度:★★★☆☆
C7.2 海螺(Tsubu Kai)
海螺肉质较荣螺软嫩,而且本身带有咸鲜的味道,做为寿司食材更为合适。
常见:刺身,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 小记 =====
仅仅写了贝类就写出了这么多...看来虾蟹和其他食材我们只能下次再继续啦。多谢各位读者的支持与分享,每每看到阅读量蹭蹭上涨的时候,我就知道有你们在背后支持着我,从而感到了无尽的写作动力。
也欢迎各位新读者关注我的公众号: threewatermiao,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希望我的写作,能够让您的日本旅行更有目的,更有故事,也更有乐趣。
", url: "/limiao/19977064", state: "published", href: "/api/columns/limiao/posts/19977064", meta: { previous: null, next: null }, commentPermission: "anyone", snapshotUrl: "", canComment: true, slug: 19977064, commentsCount: 32, likesCount: 1047 }, { rating: "like", sourceUrl: "", publishedTime: "2015-03-14T11:00:17+08:00", links: { comments: "http://zhuanlan.zhihu.com/api/columns/limiao/posts/19975729/comments" }, author: { bio: "公众号 threewatermiao 日本深度游", hash: "3484f433b6b2ab66ad012910ae6ae48a", description: "本人公众号 threewatermiao,日本深度旅行", profileUrl: "http://www.zhihu.com/people/amuro1230", avatar: { id: "12a8e1ce5ad8060fddb93ae2df98028b", template: "http://pic1.zhimg.com/{id}_{size}.jpg" }, slug: "amuro1230", name: "李淼" }, column: { slug: "limiao", name: "李淼带你看日本" }, topics: [ ], title: "你的寿司百科全书(一)", titleImage: "http://pic2.zhimg.com/51ee2056653119753cc8b7fc19527813_b.jpg", summary: "写了这些长时间公众号和知乎专栏,我终于清楚地感觉到了一件事:
我的读者都是吃货。
无论是幽静闲雅的茶禅之旅,还是小清新的猫岛探秘,都比不上你们在公众号里对我「吃吃吃」的催促。好吧,从今天起,我来写个「寿司百科全书」,争取把寿司的食材种类一网打尽。几个事情先说明一下:
1. 这里不教你「如何有逼格地吃寿司」,也不会诱使你「在气势上压倒寿司师傅」。吃寿司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何必复杂化。
2. 不推荐店面,也不盲目崇拜某些「正宗、传统、神」之类的做法。你去点了寿司,觉得好吃,吃着痛快,就足够了。
3. 关于寿司的所有评价,都是来自本人的主观感受,不排除片面的可能性。
4. 睡觉前别看。
细分的话,寿司的食材种类估计有200-300种,我大约吃过不下150种,基本上覆盖了市面上出现的大部分食材。不排除在世界上某个角落,有人在制作黑松露云腿埃及蜜枣吐鲁番蜜瓜手卷寿司,所以请别用这个清单来当作什么字典。
另一方面,如果您在国外前往寿司店,但是担心自己点不出来东西的话,这个清单也许可以给您一些参考。价格、口味等等的评价,完全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所言,期待您的反馈。
第一部分,寿司食材常见分类
1. 赤身鱼
赤身鱼顾名思义,鱼肉呈红色或褐色,普遍属于回游鱼。这种鱼类一般生活在浅海区域或者海面附近,在海中的运动量相当大,所以体内的肌肉组织发达,血液含氧量丰富,使得鱼肉呈现红色。
代表鱼类是金枪鱼, 鲣鱼,鰤鱼等。
2. 白身鱼
白身鱼的运动量较小,在水中不会长距离游动,肉质细嫩,一般深海鱼中白身鱼的比例较大。
代表鱼类是三文鱼,鲷鱼,鳕鱼,鲽鱼,安康鱼。三文鱼虽然肉质呈粉红色或橙色,但实际上血液和肌肉的成分与赤身鱼有明显区别,所以仍然算是白身鱼。
3. 青鱼
青鱼是指近海的小型鱼类,基本上鱼背呈青黑色,鱼腹为银白色或白色。寿司中会称其为青物或者光物。鱼肉含DHA较高,吃不习惯会觉得有腥味,但其实别有风味。
代表鱼类是青花鱼,秋刀鱼,沙丁鱼等等。
4. 软体动物,贝类
囊括了乌贼(鱿鱼、墨斗),章鱼(八爪鱼),单片/双片贝类,螺类等等。
5. 甲壳类(虾、蟹、海胆等)
各种虾类、蟹类以及其加工产物。
6. 其他(植物、豆制品、蛋类等)
常见的有海藻、纳豆、豆皮、鸡蛋、各种蔬菜水果等等。
第二部分,寿司的常见形态。
1. 握寿司(Nigiri)
基本上是我们「概念中的」寿司类型,江户前寿司最常见的形式。
2. 军舰卷(Gunkan)
对于一些容易散开或是流下来的食材,用一层较高的烤海苔把寿司米包住,再往上面摆上食材的寿司形式。
3. 卷类(太卷/手卷/小卷)(Maki)
最里面放上一种或几种食材,包裹上米饭后再用竹帘裹上烤海苔,整形后用刀切开吃的寿司,类似于我国街边的「紫菜包饭」。手卷则是大张海苔包上米饭和食材来吃的形式,本质上区别不大。
4. 押寿司(Oshi Zushi)
将预处理过的食材摆放在米饭上用木盒压制而成的寿司,属于保存食品的一种形式。与追求鲜美味道的江户前寿司不同,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让食材和米饭不至于腐败变质。
5. 散寿司(Chirashi Sushi)
将寿司食材和山葵(Wasabi)、寿司姜(Gari)散放在寿司饭上的一种形式,部分寿司店中会提供。与海鲜饭(Kaisendon)的区别在于使用的米饭是寿司米。
6. 炙烤(Aburi)
用喷灯对握寿司的食材进行轻度的炙烤,给食材稍稍加热的同时,也可以让一部分食材散发出成熟后特有的香味。推荐在白身鱼和青鱼等品种上选择炙烤。
7. Carpaccio
日餐从意餐中借鉴而来的一种料理方式,在寿司上摆放好洋葱等蔬菜丝,再浇上蛋黄酱或橄榄油。配合三文鱼或者章鱼寿司别有风味。
在大部分寿司店里,都会有以上几种不同形态的寿司。当然,对于同一种食材,比如金枪鱼赤身,既可以做成握寿司,也可以做成铁火卷,更可以弄成金枪鱼手卷;但有一些食材,比如蟹黄蟹膏,几乎军舰卷是唯一的选择。
第三部分,寿司食材(Neta)
嗯,重点来了,同学们准备划书和笔记。这里我会标注出我对食材的评价,以及读音。胆子大的读者可以照着读音去寿司店里点餐了。
A,赤身鱼部分
赤身鱼因为血液和肌肉含量较高,所以味道浓厚。
A1. 金枪鱼(Maguro)
几乎是日本寿司中最为人熟知的食材,这里对金枪鱼的品种不做区别,仅介绍不同位置的吃法。
A1.1 赤身(Akami):金枪鱼最普通的部位,一般用酱油简单腌下再做成寿司,口感软嫩,新鲜的有明显金枪鱼香味。
常见:握寿司,散寿司,小卷,手卷,Carpaccio
价格:★☆☆☆☆;口味:★★☆☆☆;常见度:★★★★★
A1.2 金枪鱼中腩(Chu-Toro):金枪鱼的中高级部位,口感较肥嫩,香味浓郁。
常见:握寿司,散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A1.3 金枪鱼上腩(Oo-Toro):金枪鱼最高级部位,口感细滑,香气十分浓郁。一些低端店不备货。
常见:握寿司,散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A1.4 金枪鱼颈腩(Kama Toro):比较少见的金枪鱼高级部位,口感比上腩略硬,味道相当鲜美。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A1.5 金枪鱼中落(Maguro Chu-Ochi):金枪鱼脊骨附近的鱼腩部分,因为比较难于切取,一般是用勺子将这部分刮下来再做成寿司。是性价比相当高的部分。
常见:军舰卷,散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A1.6 葱腩(Negi Toro):用葱花和金枪鱼碎肉做成的鱼糜,带有葱香和鱼腩的香气,味道不输给金枪鱼中腩。
常见:军舰卷,小卷。
价格:★★☆☆☆;口味:★★★☆☆;常见度:★★★★★
A1.7 铁火卷(Tekka Maki):用赤身(也有用腌赤身肉的)做成的小卷,基本上是聊胜于无的地位。名字出自江户时期赌徒用语。常见:小卷。
价格:★☆☆☆☆;口味:★☆☆☆☆;常见度:★★★★★
A1.8 鬓金枪(Bin-Toro):使用长鳍金枪鱼(一种较小型金枪鱼,主要制作金枪鱼罐头用)的鱼腩,鱼肉粉红色,味道类似于中腹,但价格属于逆天级的低,性价比之王。在高级店里一般没有备货。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A2. 鰤鱼(Buri)类
鰤鱼在台湾被称为青甘,大陆一般直接使用日本的名字鰤鱼。鱼肉呈漂亮的半透明象牙白色。鰤鱼的成长周期较长,从几厘米的幼鱼,逐渐成长为超过80厘米的成鱼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名字」,这种现象在日语中被称为「出世鱼」,有「出人头地」的意思。鰤鱼最肥美的季节是冬季,成鱼的鱼腹滋味鲜美肥厚。
A2.1 浜地(Hamachi):浜地是30-40厘米的鰤鱼幼鱼,味道淡泊清新,鱼肉富有弹性。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A2.2 目白(Mejiro):目白是体长达到60厘米以上的鰤鱼,口感变得更有弹性,味道上也有上升,但相对少见。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A2.3 鰤(Buri):80厘米以上的成鱼,其鱼腹部位有突出的肥嫩口感,在时令的时候堪比金枪鱼鱼腹。
常见:握寿司,酱汤,轻煎
价格:★★☆☆☆;口味:★★★☆☆;常见度:★★★★☆
A2.4 间八(Kanpachi):体长达到2米以上的大型鰤鱼,在日本与「鰤鱼」、「平政鱼」一起,被认为是最高级寿司食材中的前三名。(之所以金枪鱼鱼腩没有入选,是因为在传统概念里,鱼腩的口味过于浓重而不够「高雅」...嗯...)与鰤鱼不同,间八的最好食用季节是初秋。
常见:握寿司,刺身
价格:★★★☆☆;口味:★★★★☆;常见度:★★☆☆☆
A2.5 平政(Hiramasa):平政鱼的体格不算大,但味道和口感都是一流的。一般来说,能点到这种寿司的店,肯定不是普通店。平政的捞网渔获量一直都很低,普遍由渔民钓得,所以价格比鰤鱼和间八都要高出一些。时令在夏中期,如果有机会碰到的话,务必要尝一尝。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A3. 鲣鱼(Katsuo)
鲣鱼最常见的是鲣鱼干,是最为常见的高汤汤料,堪称日本料理的味道之源。寿司店中的鲣鱼一般有两种:酱油腌 和 轻烤。新鲜的鲣鱼有独特的苦味和香味,味道别具一格。
A3.1 腌鲣鱼(Katsuo Zuke):用酱油轻轻腌过的鲣鱼,味道类似于金枪鱼赤身,但有独特的后味。
常见:握寿司,散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A3.2 轻烤鲣鱼(Katsuo Tataki):将鲣鱼肉表面稍微烤熟后放凉,用佐料来提味的一种吃法。味道比生鱼稍浓,有明显的鲣鱼味道。
常见:握寿司,Carpaccio
价格:★☆☆☆☆;口味:★★☆☆☆;常见度:★★★☆☆
B,白身鱼部分
白身鱼的肉质松软,生吃熟食都比较适合。寿司中炙烤(Aburi)的加工法,用在白身鱼身上别有一番风味。
B1. 鲷鱼(Tai)
鲷鱼在日本是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鱼,因为鱼肉紧实富有弹性,颜色和形状都看起来喜气洋洋,而且由于鱼皮较厚,料理之后也不易脱型走样,是传统意义上的高级鱼。但因为其本身脂肪含量不高,味道较为平淡,作为寿司和刺身时味道不易突出,我对这种鱼类并没有太高的评价。
常见:握寿司,刺身
价格:★★☆☆☆;口味:★☆☆☆☆;常见度:★★★★★
B2. 鲈鱼(Suzuki)
同样是白身鱼,鲈鱼平时的味道与鲷鱼颇为类似。但在盛夏时节,鲈鱼度过繁殖季进入蓄积期,体脂明显上升,味道变得鲜美。尤其是炙烤过的鲈鱼,回味深厚。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B3. 软骨鱼类 穴子,鳗鱼
B3.1 穴子(Anago):穴子在国内有时也被称为星鳗,作为东京本地的名产,在东京吃寿司千万不要错过。常见的穴子寿司是煮/蒸熟刷汁或者蒲烧,不过我也见过穴子天妇罗寿司。
B3.1.1 穴子握寿司 (Anago Nigiri):熟穴子切成段,刷上酱油汁做成的寿司。味道咸鲜适口,肉质比鳗鱼更加细嫩。
价格:★★☆☆☆;口味:★★★★☆;常见度:★★★★☆
B3.1.2 穴子一本握 (Anago Ippon Nigiri)
一整条穴子搭在寿司米上,过足瘾。只有少数店有卖。
价格:★★★★☆;口味:★★★★★;常见度:★★☆☆☆
B3.2 鳗鱼(Unagi):不用多说,国内大部分人对它的了解是从鳗鱼饭开始的。烤鳗鱼寿司基本上相当于迷你版的鳗鱼饭,不多介绍了。鳗鱼比穴子的脂肪含量高,口感上要略逊于穴子。
常见:太卷,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B4. 扁平型鱼类:鲽鱼,比目鱼,王鲽
扁平型鱼类的鱼肉肉质普遍弹性较高,口感要明显好于味道。而裙边部位的口感和味道都堪称一流,个人最爱。
B4.1 鲽鱼(Karei):在扁平鱼中属于中低级鱼类,价格便宜,炙烤后味道明显变香。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B4.2 比目鱼(Hirame):比目鱼比鲽鱼高级一些,肉质稍肥。如果碰到昆布腌比目鱼(Hirame no Konbu Shime)的话,值得一试。
价格:★★☆☆☆;口味:★★★☆☆;常见度:★★★★☆
B4.3 裙边(En Gawa)
裙边是指扁平鱼类的划水部分,宽大约1-3厘米,长度根据鱼的大小不等。刚入嘴时没什么香味,但随着不断的咀嚼,在充满弹性的鱼肉中会爆出香浓的味道。裙边以比目鱼群边为上品,鱼体越大,裙边越珍贵。但大多数店里使用的是鲽鱼裙边,价格便宜但味道和口感会有一定的区别。
价格:★★★☆☆;口味:★★★★★;常见度:★★★☆☆
B5. 河豚(Fugu):河豚寿司原本只有在河豚料理店才能吃到,但近年来随着无毒河豚的普及化,一些连锁店也开始制作河豚寿司。河豚肉因为弹性过大,所以一般的河豚刺身会薄薄地切到半透明程度,但作为寿司的食材,就不得不切得厚一些,致使口感上有些类似于乌贼。
价格:★★☆☆☆;口味:★★☆☆☆;常见度:★★☆☆☆
B6. 竹麦鱼(Hou-Bou)
竹麦鱼的口感很像扁平鱼类,但鱼肉偏粉红色,冬季时的味道鲜美,属于比较少见的食材。
价格:★★★☆☆;口味:★★★☆☆;常见度:★☆☆☆☆
B7. 三文鱼(Sa-Mon)
三文鱼是我国日料爱好者最熟悉的鱼类,不多说了。网上有传「高级寿司店没有三文鱼」之类的,以我的经验来看是扯淡。因为一两家店面对于三文鱼的拒绝便说明这种鱼属于「垃圾货色」,靠这样标榜自身来拉高优越感,我觉得其实挺没劲的。
细分之下,有些店会把三文鱼肉分为普通三文鱼(Sa-Mon),和 三文鱼腩(Toro Sa-Mon,Torokeru Sa-Mon)。当然,三文鱼鱼子(Ikura)其实也算是三文鱼的一部分。
B7.1 三文鱼 (Sa-Mon),肉质特殊的味道会有些太强,但仍然是人气很高的一款寿司。
常见:太卷,手卷,小卷,握寿司,Carpaccio
价格:★☆☆☆☆;口味:★★☆☆☆;常见度:★★★★★
B7.2 三文鱼腩 (Toro Sa-Mon),特点是粉红色鱼肉之间的白色部分更厚,所含脂肪更高,当然口感也更细腻肥嫩。更可贵的是,它并不像金枪鱼腩一样,摇身一变就成为了高档货。
常见:握寿司,散寿司,Carpaccio
价格:★☆☆☆☆;口味:★★★☆☆;常见度:★★★★☆
B7.3 三文鱼子(Ikura),不新鲜的鱼子会有苦味和腥味,但新鲜的鱼子味道甘甜,膨大,颜色艳丽,几乎是去筑地市场必吃的佳品。
常见:军舰卷
价格:★★☆☆☆;口味:★★★★☆;常见度:★★★★★
B7.4 三文鱼亲子寿司(Sa-Mon Oyako Nigiri / Sake Oyako Nigiri),可以同时吃到三文鱼和三文鱼子的组合型吃法,一些店的菜单上虽然没有,但如果提出来的话店主是可以给做的。
常见:握寿司,散寿司,Carpaccio
价格:★★☆☆☆;口味:★★★★☆;常见度:★★☆☆☆
B8. 安康鱼(An-Kou),安康鱼在日本和韩国都普遍作为炖汤食材来食用。安康的皮质部分富含胶原蛋白,肉质鲜美,但很少用来做寿司。在寿司中最常见的是安康鱼肝。
B8.1 安康鱼肝(An-Kimo),味道深厚鲜香,貌似鹅肝,但有海产品特殊的味道。不习惯的话可能会觉得有腥味,吃的时候一般配上香葱,红叶泥/萝卜泥。
常见:刺身,军舰
价格:★★☆☆☆;口味:★★★☆☆;常见度:★★★☆☆
C,青鱼类
青鱼类普遍是小型鱼类,其中有赤身鱼也有白身鱼,料理法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类:
1. 醋腌 (Shime)
2. 炙烤 (Aburi)
3. 刺身 (Sashimi)
醋腌是指用白醋和盐处理鱼肉,除去血腥味和鱼腥味,鱼肉会变得紧实并且有淡淡的酸味,常见的是青花鱼和小肌。醋腌之中也有一类「浅腌」,介乎于生鱼和醋腌之间,鱼肉较松软,别具风味。
炙烤几乎只用在赤身青鱼上,比如沙丁鱼,青花鱼,秋刀鱼。炙烤后的鱼肉会产生独特的香味。
刺身其实就是去除内脏,拔刺之后的生鱼,一般会就着生姜末和香葱一起吃,味道鲜美,但对于不习惯的人来说,有一定的腥气。
C1. 醋腌青花鱼(Shime Saba)
醋腌青花鱼在寿司中应该称得上是物美价廉第一名,价钱公道,味道也过得去,而且淡淡的醋味有促进食欲的功效。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2. 浅腌青花鱼 (Asa Shime Saba)
浅腌青花鱼的味道更鲜,但也有人吃不惯这个味道。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3. 小肌(Ko Hada)
小肌其实是醋腌鮗鱼肉,作为江户寿司最传统的几种食材之一,不起眼的外表下有它独自的特点。在秋冬换季之际,小肌的肉质最厚,细细嚼起来有丝丝的甜香,值得一试。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4. 秋刀鱼(San ma)
普遍认为秋刀鱼的时节在「秋」,但其实到了深秋甚至是入冬,秋刀鱼的味道才最为深厚。与其他青鱼相比,秋刀鱼属于赤身鱼,因此鱼肉的味道更重,弹牙感好。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5. 沙丁鱼(Iwashi)
与秋刀鱼类似,也是小型赤身鱼。味道比秋刀鱼寡淡一些,但体脂稍高,鲜味略胜一筹,也更适合于炙烤。有机会可以和秋刀鱼一起边吃边对比,也是一种乐趣。
常见:握寿司,炙烤
价格:★☆☆☆☆;口味:★★★☆☆;常见度:★★★★☆
C6. 竹荚鱼(Aji)
竹荚鱼的体脂含量更低,但氨基酸含量较高,与酱油一起能更加突出鱼肉本身的鲜味,而本身脂肪的味道反而不那么突出。
常见: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7. 鲱鱼(Nishin),在我国几乎都是罐装食品,但北海道的鲱鱼其实是生吃的上品。鲱鱼体型与青花鱼相当,但鱼肉更柔软,味道丰富,冬季的时候更加肥美。
常见:刺身,握寿司
价格:★★☆☆☆;口味:★★★☆☆;常见度:★★★☆☆
C7.1 鲱鱼籽(Kazunoko)
这个染色后其实就是国内用来充当「蟹籽」的鱼子。味道平淡无奇,碰上了可以尝尝。
价格:★☆☆☆☆;口味:★☆☆☆;常见度:★★★★☆
===== 小结 =====
鱼类部分就到此为止,基本上我们在寿司店中可以见到的鱼类,在这里已经都覆盖到了。当然,根据地域和季节的不同,很多寿司店都会准备一些难得一见的食材,我们会在最后一部分中介绍一些。
关于海胆、贝类、螺类以及虾蟹等等,我会在公众号的下一篇中用同样的方式为大家介绍。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threewatermiao,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敬请期待下次更新吧:)
答应了好久的樱花文,今天来写写最近我们「舞妓」系列中频繁出现的:京都。
===== 京都的樱花 =====
为什么挑京都的樱花来写呢?因为京都其实是最适合赏樱的大城市之一。原因有三:
1. 京都的地形类似于盆地,东临琵琶湖,三面环山。所以相对来说,樱花季节的气温反而比周围地区偏低,樱花开放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
2. 京都更具有日本传统风情,与赏樱的气氛相得益彰。如果大家还记得《浪客剑心 追忆篇》中那美丽的樱花的话(当然这就暴露年龄了...),在早春时节樱花盛开的街道上,与朋友并肩慢慢走过也是一种享受呢。
3. 这就要详细地聊聊「樱花」了。
人类种植用来观赏的樱花树,其实种类相当丰富。根据品种的不同,樱花的颜色、大小、枝条形状、开花时节等等,都会有明显的不同。从日本本土常见的几个品种来看:
a. 「染井吉野」,日本全境普遍种植的樱花品种,栽种率达到了90%以上。这种樱花就是我们日常印象中的日本樱花,初开时有淡淡的粉色,而盛开时则几乎是白色的。
所以去日本看樱花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不是满树桃红色而失望哦。
b. 「枝垂樱」,特征如其名,枝条如柳树般垂下。枝垂樱其实是几种樱花的并称,所以即使都是枝垂樱,但颜色和花期都有一定的区别:
福井市足羽神社的枝垂吉野,花色淡雅。
京都圆山公园的衹园枝垂樱,是有数的巨型樱花树之一。
c. 「八重樱」,与一般印象中五瓣的樱花不同,特点是花瓣繁复,花型较大,开放时间长达2周左右,而开花也比吉野系晚1-2周。
d. 「绯寒樱」,也被称为山樱花,属于原生品种,颜色艳丽呈桃红色。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台湾地区,以及日本冲绳。我们之前在伊豆篇中介绍的「河津樱」,就是绯寒樱和大山樱的杂交早开品种。
e. 「大山樱」,花朵较大,大约3厘米左右,而且花瓣更偏粉红色,这几乎是我们印象中的「樱花」该有的颜色:
大山樱耐寒能力优秀,也属于早开品种。
与明治时期开始的「全国遍植樱花树」的风潮不同,京都自古以来就有庭园和植树的传统,所以种植的樱花种类相当的多,其中也不乏早开和晚开品种的混合种植,因此在京都的赏樱季格外地长,甚至可以达到3周左右的长度。相比起来,因为日本其他地方种植的樱花以染井吉野为主,虽然颜色统一,花期一定,但也就因此形成了「樱前线」:单一品种的樱花开花自然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在地理上形成一条「线」。
顺便说一句,今年京都的樱花季节是四月上旬-中旬。虽然心急的大山樱在3月底就会开放,但衹园枝垂樱基本要等到4月中才算是完全绽放。
京都作为樱花季节的「游客重灾区」,几乎到处都是游人如织,想要找清静的读者们恐怕要失望了。但相反的,正是因为有着大量的游客,才让京都人格外重视樱花季节的景观布置。
当然,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在网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对于京都樱花的推荐。这里我觉得也没必要重复了,帮大家梳理几条线路,也许更实用吧。
===== 京都的樱花线路 =====
1. 京都东部:清水寺-圆山公园-衹园白川,移动时间40分钟左右。
圆山公园和衹园白川是京都代表的赏樱场所,而清水寺的舞台在樱花的掩映中更是如梦如幻。我个人推荐这条路线的夜景,对自己找路有信心的朋友可以尝试下:
2. 樱花遍植的小路,从蹴上缆车路到哲学之道,步行距离大概30分钟。
这条路从冈崎疏水出发,经过南禅寺、禅林寺,拐进风景如画的哲学之道,再移植走到银阁寺和净土寺。返程的路上,可以特意绕去金戒光明寺河平安神宫,一路上道路两旁遍植樱花,最适合下午闲逛。
3. 从岚山到大觉寺,古色古香的寺庙之路,移动时间大概1小时10分钟
这条路线最适合从岚山渡月桥出发,一下转遍京都西北角的几大寺院。在岚山渡月桥边可以望见嵯峨野桂川边的历历樱花,世界遗产天龙寺,有着日本三大如来木像的清凉寺,以及日本最古老的庭院池塘大泽池,都是不可错过的名胜。
4. 城外的「背割堤」:
背割堤离京都市内较远,需要从京都做火车到大山崎。这里就是传说中本能寺之变后,丰臣秀吉击败明智光秀的山崎战场。在青翠的河堤上一字排开的樱花树,让整个景色都变得清新起来。
===== 关于樱花的庆典活动 =====
作为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一,每个时令各个地方都会进行相应的庆典活动。而作为传统文化最为出色的京都,在樱花季节也有如下活动可供参观哦:
1. 樱花祭,有古装巡游和神社周围的小市场。
时间地点:4月10日,平野神社
2. 嵯峨大念佛狂言
基本上是以佛教故事为背景的狂言剧目,虽然不是很容易听懂,但对于体会异国文化的氛围很有帮助,表演相当有迫力。
时间地点:4月5日,4月11日,4月12日,清凉寺
3. 安良祭,被称为京都三大「奇祭」之一,因为参加祭祀的人员服装装束相当浮夸。这个祭祀相传是为了去除疾病所办。
时间地点:4月12日12:00,今宫神社
4. 伏见稻荷大社的氏子祭
这应该说是京都4月份最隆重的仪式了。祭拜的自然是稻荷大社中供奉的五位大神了。几十人上百人扛着神龛在街上喊着口号前进,相当有气势呢。
今年的时间是4月26日,地点在稲荷御旅所(京都市南区西九条池ノ内町)
想要看看疯狂投入的日本人的话,这个地址有全程的录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xCUM2gr8
===== 后记 =====
这一篇充满了热闹气氛的赏樱攻略,就算给上一篇「赏樱 静」做了个收尾吧。其实日本可谓是随处都可赏樱,但如果缺乏了一些文化和趣味的背景的话,去日本看樱花又与在家逛公园有什么区别呢?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threewatermiao,或者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我来带您发现日本游的真正乐趣。
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养猫的传统。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本土原本并没有猫,一直到了8世纪的奈良时代,猫才作为一种「贵重的动物」,从东土大唐进口到了日本。而那之后,在日本的猫由于相对隔离的繁衍,逐渐演变出了一类独特的品种,被称为「日本猫」。
日本猫有几大特征,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短尾」。刚到日本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什么组织进行的「猫尾狩猎活动」的结果,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遗传的变异。
遗憾的就是,当普通猫兴奋地慢慢摆尾巴的时候,你只能看到日本猫那短短的一截在高频率振动:)
日本的猫可谓是随处可见,无论是筑地市场、公园、街道还是神社,到处都有这些小精灵的影子。
而日本最出名的猫,莫过于这三只了:
关于这些猫,咱们下次再说。作为旅行,今天的主题就是「猫岛」!
===== 猫岛们 =====
之所以说是猫岛「们」,是因为日本其实是存在十几个猫岛的。其中最出名的,有如下几个:
1. 今天腾讯新闻中提到的,位于爱媛县的「青岛 Ao Shima」。人口15人,猫100只以上。
2. 曾经是「日本最大猫岛」的福冈县玄界岛。2005年因为遭到地震的缘故,岛上的猫的数量曾经大幅减少,现在还在恢复中。
3. 熊本县的汤岛,在岛上还建有「猫神社」。
4. 久负盛名的,也是我个人最关注的,位于宫城县的「田代岛 Tashiro Jima」。
===== 田代岛 =====
田代岛上有两处渔港,居民几乎全部以渔业为生。而自古以来,岛上的渔民便相信猫可以给他们带来好运气,于是不仅在岛上养猫,更是把猫发展成为了一种信仰。每当渔民出海回来,就会把无法卖出去的小鱼小虾大把大把地抛向在一旁苦苦等待的猫咪们。这几乎成为了田代岛每天早晨的「仪式」:
而我为什么最关注田代岛呢?因为在田代岛上,有这么一只性格鲜明的二货「折耳杰克」:
臭臭的脸,无精打采的表情,黑白相间的毛色,还有不知什么原因永远低垂的左耳,这就是「折耳杰克」给人的最初印象。
之所以说他二,是因为他实在是缺乏作为一只猫的自理能力:不会像其他猫似的追着渔夫要食吃,腿脚不便也打不过别的猫,而且似乎视力也不好。每次喂食的时候,最后饿着肚子,慢慢走掉或是呆呆看着同伴吃鱼的,总是他。
(看那充满了落寞的背影...)
岛上的渔民可怜他,经常在筐底剩下一两条小鱼特意喂给他。当天气不好的时候,渔民们不出海,于是他就得饿上几天肚子。但当天气晴好的时候,他也会没心没肺地出来晒晒自己的丑样子:
当然,除了折耳杰克之外,田代岛上还有各种「名猫」:
尾巴是爱心形状的「Heart」,据说有成就恋爱的魔力。
岛上邮局的虎斑。
神社里威严的神官猫。
神气的胡子叔叔!
当然,到了夏季,岛上到处都有跟着妈妈出来卖萌的小猫仔们。
辛苦打拼的猫爸爸。
田代岛上的猫,基本上都算是「野猫」:尽管各家各户都在喂养这些猫咪,但他们并不聚集在某户人的家里,而是自由自在地在岛上流浪。岛上居民与这些猫咪朝夕相处,也就慢慢地把他们当作家人一样地对待,所以与我们在城市里见到的野猫不同,这里的野猫都会追着游客跑,仿佛在带领你游览全岛一样。
但是,这样一个其乐融融的小天地,在2011年3月11日的宫城/福岛大地震中,遭到了毁灭。
地图上的红点位置就是田代岛,是全日本离震源最近的几个地方之一。而我们在地图右上方能够看到的几个城市,气仙沼、大船渡、陆前高田,在地震和海啸的打击下,全城几乎全灭。即使是下方的仙台和石卷,也都是重灾区。处于海边的几个小岛,甚至整体被海啸所吞没。被海啸而夺去生命的人,竟有2万人之众。
===== 猫的报恩 =====
在3月11日当夜,在日本 2ch 的 BBS 上,就有一大波人在问「田代岛怎么样了?」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在台湾、香港的 BBS 上,在 Facebook 上,也有相当多在默默关注着猫岛的人,在彼此打探着消息:「日本的猫岛还好吗?」
因为大家都知道,田代岛离震源实在太近太近了。在电视上我们看到附近的气仙沼市那汽车和房屋被海啸席卷着,人们茫然无助的神情,对于田代岛的惨状,其实没有人敢于想象。
那让人心生怜意的折耳杰克,有着爱心尾巴的 Heart,还有街上那些蹒跚学步的小猫仔,难道真的被海水无情地吞没了么?
岛上那100多名渔民,几乎全都是老爷爷老奶奶,他们难道也都遭遇不测了吗?
晚上21点多,从石卷市传来了第一波消息:「海港对面的田代岛,已经看不见了...」
猫岛,真的要说再见了吗?
-----------
我们经常听说动物有预知自然灾害的能力,这也许是真的。发生地震当天上午,岛上的渔民们就发现平时悠闲的猫咪们,有一部分开始急急地叫着往岛上最高处的猫神社集合。渔船们陆续回港之后,居民们就开始互相扶助着往高的地方转移。有一户独居的老奶奶,甚至是被聚到门口的猫咪叫醒,才开始往山上避难。
海啸果不其然来袭,田代岛因为有早期的预警,仅仅丧生了一人,这在所有遭受了海啸袭击的岛屿中的堪称奇迹。
但是却有几十只猫咪下落不明。
-----------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猫的报恩」,那故事其实还没完。
我们的主人公「折耳杰克」所居住的田代岛,因为恰好处在牡鹿半岛的怀抱里,海啸到了这里竟然变得温柔了许多。但灾害毕竟是无情的,地震将岛上接近90%的房屋震坏后,海啸使全岛下沉了1.3米之多:
上图是震前的沿岸道路,而震后可以看到海水已经漫过了路面。
更重要的是,田代岛本身是一个单纯依靠渔业的渔民岛,而海啸过后所有渔业生产的船只和用具都被大海卷走,使当地的居民生活根本无法维持。田代岛上84%的人口都在70岁以上,是一个严重老龄化的社会,完全失去了自救能力。这样下去,田代岛上相依为命的渔民和猫咪们,就只能坐以待毙。
拯救了田代岛的,正是岛上的这些猫咪。
由于地震导致的田代岛航线,在刚刚恢复通航的时候,就有一批的「爱猫族」,带着大量生活物资和医药品登上了田代岛。这些人来自一个叫做「永远支持你。 Project 」的活动,是在大地震之后,网上的猫岛迷们联合起来自发的支援组织。然而,送物资其实并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田代岛上如果没有渔业,就没有收入;
没有收入,就没有渔民;
没有渔民,就没有猫咪们赖以生存的人类社会。
所以拯救田代岛,要从拯救渔业开始。
在2011年6月,在日本的各大网站和街头,出现了一个新的募捐活动,叫做「田代岛猫咪 The Project 」,目标是在一年之内募集一亿五千万日元(约800万人民币),以帮助田代岛上的渔民们购置渔船、渔网、养殖设备,尽快恢复渔业生产。换做平常的募集项目,也许1.5亿日元的目标需要数年才能完成,而项目发起者也觉得一年时间可能太短了...
但仅仅过了三个月,在「帮助猫岛重生」的口号下,一亿五千万日元就募集完成了。
今天,地震之后的田代岛,不仅仅恢复了往常的生气,也迎来了更多的爱猫、爱岛的游客。「爱」,拯救了猫咪们,也拯救了田代岛。
当然,来这里玩的话,除了有可爱的猫咪们追随左右,更有鲜活的渔产等着你:
这,就是真实的「猫的报恩」。
===== 前往田代岛 =====
前往田代岛,有几个问题一定要注意:
1. 往返田代岛的交通工具仅有船运,从石卷市出发,每天三班。
最早9:00整从石卷出发,回程则是15:33和15:35,从田代岛的两个不同港口出发。单程1个小时左右。
2. 田代岛上没有便利店,虽然有杂货店和自动售卖机,但自己带饮用水过去会比较方便。
3. 考虑到岛上的生态问题和猫的健康,建议游客不要随意投喂猫咪。
4. 防止惊扰猫的生活,岛上禁止狗进入。
5. 携带垃圾袋,离岛时自觉带走自己的垃圾,不要给在岛上生活的人们增添负担。
6. 消毒湿巾:岛上的淡水资源毕竟有限,也不是到处都可以洗手,所以跟猫咪玩耍过后,有湿巾会方便很多。
7. 不要把猫咪遗弃到岛上!也不要把猫咪带离田代岛!
最后,祈祷这个岛上的居民和猫咪一起,能够每天健健康康地沐浴在阳光下,衣食无忧。虽然仅仅是一个无甚名气的小渔村,没有历史建筑也没有名人遗迹,但我保证,田代岛值得一去。
===== 关于彩蛋 =====
关于文中我们提到的「折耳杰克」,我准备了一个彩蛋给有好奇心的读者们,不过需要您在公众号中回复「折耳杰克」 才可以收到哦:)
感谢各位抽时间阅读,也欢迎大家在添加公众号中搜索 threewatermiao,或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来关注我的公众号,给您不一样的日本体验。
============
正文开始之前先跟大家聊两句哈:1. 前天夜里公众号发的拉面,就是为了报复社会哈哈哈哈!
2. 我不是凤凰驻香港记者李淼,也不是物理学家李淼。这样下去看来必须把官方姓名变成李三水了...
3. 关于「舞妓」还是「舞伎」这事儿我不想再争了。原文就是「舞妓」您还让我怎么办?
============
诸位读者有所不知,其实挖坑不填,是会给作者很大心理压力的...
远的不说,单说咱们这个公众号,目前来说「鳗鱼饭」、「樱花」和「舞妓」,就已经挖了三个坑了。为了能让我每天醒来的时候罪恶感稍微轻一些,也请大家时时鞭策下我的写作进度,拜托了。
从第一篇「艺妓与舞妓」,到第二篇「舞妓的养成」,相信大家都已经对舞妓的外形、年龄、装束等等有了一些了解。既然我的宗旨是让大家体会日本之旅的乐趣,所以也就不絮絮叨叨地说那些过于繁复的细节了,咱们直接来聊:「如何和舞妓一起玩」。
===== お座敷遊び =====
话说写这篇的日子,正好是3月3日,日本的女孩节(雛祭り)。虽然不是节假日,但这一天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非常重要。今天既然写不了了,等下篇我们来写这个。
段落开始的这个「お座敷遊び」,其实指的就是与艺妓/舞妓一起饮酒作乐的活动。一般我们最常见的,就是一大帮人开宴会,找几名艺妓来表演和唱歌助兴。但这种形式难免有些「人多势众」,也不利于客人和舞妓一对一的互动。
所以座敷游最大的特点,就是参加人数少,一般二、三位客人会叫相同人数的艺妓/舞妓,甚至也有只有舞妓的情况。当然,作为随行人员的弹三味线的大姐也肯定会在场。座敷游因为基本上算是「一对一」的活动,所以收费也比普通的艺妓表演高一些。然而,能够跟喜欢的舞妓近距离接触,两个人面对面把酒言欢,这也不是一般的表演可以提供的乐趣吧。
座敷游的开始,是从传统曲艺和舞蹈开始的。
===== 注意事项 =====
座敷游,说到底还是一种「作乐」的方式,所以没有特别的规矩,但有一些礼节还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男性客人在尽兴的过程中,一定要扮演好的自己角色,就是「旦那(先生)」。要表现得有男子气概和幽默感,而且不要显得好色或是喜欢占便宜--这是作为绅士的基础。
其次,尽管我们都知道其实你期待的是之后可以跟舞妓慢慢聊天做游戏,但作为形式的开篇,一定会有传统曲艺和舞蹈的表演。一旦乐师开始演奏的话,一定要静下来,认真地听。即使听不懂,之后也可以跟舞妓讨教下表演的内容。
关于怎么称呼艺妓和舞妓的问题,其实有日本人很多也把握不好。一开始的时候,带舞妓来的座敷主人会介绍下艺妓、舞妓和其他表演者的名字。但一来记不住,二来每每都加上San去称呼女孩子们,会显得很僵硬;三来有些弹三弦的表演者,岁数都接近60、70岁,叫老奶奶是不是也有些失礼...所以比较通用的方法是统一称呼她们「お姉さん・お姉ちゃん O ne san/ O ne Chan」。
当然,如果有些女孩子对你比较满意的话,自然会提醒你改口直呼其名。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自身的卫生问题。大多数的日式宴会,都是要脱掉鞋子在榻榻米上席地而坐的,所以如果脚上的袜子散发出奇怪味道的话,何止是舞妓,恐怕同席的朋友也会躲你远远的吧?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特殊的习惯的话,深色棉袜是参加日式宴会的标配。
===== 游戏开始!=====
歌舞表演过后,就是游戏时间了。
首先,舞妓们会过来给客人敬酒,再聊上几句来增进彼此了解。
我猜你一定会问:不懂日语怎么办!其实没关系,你想想就算你懂日语,你知道怎么跟舞妓聊天么?反正我不会。好在现在的舞妓基本都是90后,英语基本也能听懂一些,只要你面带笑容说跟她慢慢说,再加上一些手势比划着,对方一定会觉得你是个温柔的好男人。
至于聊什么,以我不多的跟女孩子聊天经验来说,只要夸她就好啦!
「你眼睛很好看哦!
化妆很精致呢!
头上戴的这个簪子好漂亮!
声音真甜美呀!
衣服很配你!
学习成为舞妓累不累?
后面这个和服带子好大呀!
打扮起来要多长时间?
舞跳的很有韵味!
你是哪里人呀?
没想到能碰上这么漂亮的舞妓呢!
见面就是缘分,来喝一杯!
你的手真小呀,来跟我比一比~」
...... 嗯,我真的没什么经验,看您的个人发挥啦。
聊上几句之后,气氛热烈起来,就到了做游戏的时间了。一般来说,跟舞妓可以玩的游戏有这么几种:
1. Toratora (虎虎)
虎虎这个游戏,据说最初来自于郑成功的故事。是的,就是那位反清复明收复台湾的郑成功。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小时候也在日本长大。所以关于他的传说,在日本其实也有很多,甚至被改变成为戏曲。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净琉璃中的《国姓爷合战》中,他驱虎克敌的故事了。这个游戏也来源于此。
其实玩法很简单,客人和舞妓分别站到屏风的两侧,然后乐师开始弹唱。这时候客人和舞妓都会在屏风后面摆出下面三种姿势中的一种:
虎:趴下成扑食状,张大嘴。
和藤内(郑成功):做双手持长枪的姿势。
奶奶(郑成功的母亲):单手拄拐,另一只手置于腰后。
等到乐曲最后「Tora To-ra To-ra Tora」的部分是,两个人一起跑出来面对面。胜负的决定是如下的循环:
郑成功>虎>奶奶>郑成功
输了的一方就要喝酒。顺便说一句,上次我玩这个的时候,竟然10战10负...她们肯定耍了什么花招!
2. Ohirakisan (开了又开)
这个其实就很简单粗暴了,舞妓和客人面对面猜拳。规矩是输了的一方就要把腿向边上跨一步,直到有一方站不住摔倒为止。一般来说客人中会有穿裤子的,玩起来比较方便,而舞妓就不一样了,窄窄的和服下摆让她们玩起这个游戏格外的...嗯...
3. Konpira Funefune (金毗罗船船)
这是一个略显复杂,又考验乐感的游戏。
首先客人和舞妓面对面坐好,面前放一个宴会用的小桌子。桌子上放上一个用一只手就可以抓走的小物品,一般是打火机、烟灰缸或者小酒杯。
弹三弦的乐师开始弹奏后,根据节拍要两个人轮流出手:
a. 可以抓走桌上的东西,但下一回合需要放回来;
b. 桌上有东西的时候,要把手掌张开放上来;桌上没有东西的时候,需要握拳放上来;
c. 乐曲的速度会逐渐加快,如果出错手势,或者拿了东西没有放回来,或是没有根据节奏出手,都算是输,要喝酒作为惩罚。
这个游戏比较传统,但意外地难。当然,也有怪蜀黍借这个机会,故意碰碰女孩子的小手...
(上面这个是我最喜欢的男演员阿部贞夫主演的电影《舞妓Han》,描写的是一位舞妓迷的故事。)
4. Jintori (阵取)
这个游戏就比较「福利」了,如果不是跟舞妓玩得很开心的话,千万不要贸然提出「我想玩阵取」的要求。
首先需要两位客人和两位舞妓,搭配分成两组。各自拿一张报纸铺在脚下,然后开始猜拳。
输了的一方就要撕掉原来报纸面积的一半,但两个人都不许碰到地面,还要在报纸上站好。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基本上就需要你把舞妓抱起来或者背起来了...当然,最后玩到抱着舞妓单腿站立的情况也很常见,也常常会有两个人摔倒滚做一团的情形。
所以如果对方对你没有太多好感的话,提出玩这个就会很尴尬哦!
游戏玩累了的时候,基本上就会又回到喝酒聊天的状况。这时候你跟舞妓之间,一定也增加了很多谈话的乐趣吧?如果会乐器的话,自己拿三弦弹上一段,那就真的是「风雅之士」的感觉了呢。
===== 舞妓大变身!=====
上面这些游戏的乐趣,想必很多女孩子看了都会觉得「这帮臭男人!」确实,我的公众号里居然有60%以上的女性读者,想想写这些还不怕被取关,我也真是胆子太大了...
下面就是给女孩子们看的啦!
去了京都,单单穿个浴衣或是和服上街走走,其实还是有些不过瘾,对吧?
很简单,你简简单单一个浴衣上街,碰上盛装和服的女孩子,自然会觉得自己身上的衣服没有对方漂亮。而即便是用了个把小时穿上了和服,在街上碰上皓齿红唇顾盼生姿的舞妓,难免也会觉得自己不够出众。所以既然是玩,那就干脆来个舞妓大变身吧!
我们上一篇中封面的那位女孩子,其实不是真正的舞妓。她是立命馆大学评选出的2014年校花。这张照片,就是她在京都体验舞妓时拍摄的:
素颜的这位姑娘,是这个样子的:
舞妓体验的店面,在京都其实有很多。在网上其实也可以找到店面进行预约。一般来说,舞妓体验包括的项目有:
1. 化妆 / 戴假发
2. 和服租用
3. 室内拍照 / 制作影集
4. 花街漫步 / 人力车
5. 野外拍照
而根据店面的档次不同,更有「儿童舞妓化妆」,「美男子装束」和「武士装束」等等为家人准备的服务。开销上当然比随便租一套浴衣要贵一些,但毕竟是京都的文化体验之旅,也算是一生中一次难得的体验吧。说不定您的靓影,就成为了别的游客相机中的美景呢。
在网上可以方便预定的舞妓体验店,有这么几家:
四季:舞妓体験スタジオ四季
心 Studio:http://www.kokoro-maiko.com/maiko.html
华阳:華陽 〜京都で舞妓変身〜
需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因为舞妓化妆和穿衣时间比较长,所以各家店面最后的接客时间都是在15:00-16:00左右。请务必提前一定时间前往。
===== 后记 =====
写舞妓的部分,其实最初的原因就是我有几位女性朋友跟我聊天时,说到「好想打扮成舞妓在京都街头走走呢!」于是我顺藤摸瓜就从最初对舞妓与艺妓、歌舞伎的区别,写到了真正的舞妓。到了这一篇,总算是把这一系列写完了。其间肯定有很多遗漏的细节,也有一些方面说得并不是很清楚。但我想,其实我在看游记时的乐趣,并不是在于游记写得有多么详细,而是在阅读中给自己留下了一些「念想」,等着我在自己的旅途中去印证,去体会,去发现。
所以就算是给自己这个「舞妓系列」画了暂时的句号吧,更多的关于舞妓的美,舞妓的有趣和舞妓的生活,还等着您自己去体验。下一篇我们还在京都,写写马上就要来的樱花季,敬请期待。
下面是我的公众号二维码,欢迎搜索 threewatermiao,或者扫描来关注我的公众号。期待与您更多的交流。
这两天我的时间线上已经被「中国游客抢购马桶圈」刷屏了...
我想,「马桶圈」现象,应该在之后因为某种原因发酵出更大的解读吧...
其实制造业有个非常朴素的哲学,那就是:
做电饭煲的,你能不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
做吹风机的,你能不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
做菜刀的,你能不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
做保温杯的,你能不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热水;
做马桶盖的,你能不能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